盛夏,强对流天气频发,风暴、冰雹、洪水……这些常人避之不及的恶劣天气,却有人会驱车上千公里,拿着手中的摄影机直面拍摄。今天,一起来认识追风少年和他的风暴朋友。
浙江有位00后追风少年叫苏镝坷,他是中国传媒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从对风暴好奇到执着去追风,再到把拍摄的素材做成科普视频发布,一路走来,全凭热爱。大伙儿说,其实已经把风暴当成了朋友。
“我们追的是台风、强对流这种可见的风,还会追彩虹、幻日、日晕这些天气现象。在每次追的时候,也会用非常多的数据做很精细的策划。比如在哪儿下高速?在哪里去进行观测?策划的目的,很大一方面就是保证安全。”苏镝坷说。
苏镝坷与风的缘分要追溯到2014年,“2014年的时候当时看了一组照片,是台风海燕的摄影作品,再加上当时自己已经成了摄影爱好者了,心中有一种触动,于是就开始了解这方面的东西。实际上普通人还真把这些天气当成刮风下雨而已,但是你如果跟它打交道多了之后,是能感受到每个台风不同的习性,比如说有的台风的性格暴躁一点,它可能风雨都非常强,有的台风就像梅干菜一样,它就是比较干只刮风不下雨。”
苏镝坷把追风比作追剧,有开端、发展、高潮还有结尾。在他看来,每次和风暴打交道都是一次结交新朋友的过程,虽然见面只会持续两三个小时,“而且你真的是在目送一个朋友的出生、成长、死亡,这样目送它远去还挺有感觉的。”
2021年的9月7日,苏镝坷在锡林郭勒盟南部追一个超级单体,结果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天上开始下串珠一样的东西。意识到开始下下冰雹了,苏镝坷异常兴奋,立刻靠边停车赶紧冲下车拿出机器拍。
“越下越大,最后几乎有鸡蛋大小了,当时有一个冰雹砸到我头上就特别痛,赶紧让所有人都躲回车里,当时这个冰雹砸着车噼里啪啦地响,然后我们在车内对话还得靠喊才能实现,当时我就在那边大吼大叫,说我终于拍到我想要的画面了。”
2021年,苏镝坷还追了台风烟花。“当时我看在狂风中有棵树已经倒了,我当时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拍摄参考点,因为它可以很好表现这个风到底有多大,当时一下车我就直接被吹得向旁边倒了一下,然后我就只能连着蹲连着爬慢慢移动过去。最后在这个树旁边蹲下,45度斜着我的身体抱着摄影机拍了镜头。”
苏镝坷至今追过6个12级及以上级别的台风,最远一次追风距离达3000公里,三年来追风总行程近40000公里。
“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很多时候每天能吃上一顿热食就不错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吃点饼干、火腿肠之类的。每天上午九点出发,一直都在路上跑到晚上大概九点钟左右回去,我们真正追到好的风暴也只占30%左右。很多时候也是跑了上千公里,但是什么也没有。”
苏镝坷不会对一幅画面做过多或者过于浓重的后期修饰,更加偏向纪实的风格,让观众看到客观的天气事件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让大家明白灾害性在哪里。
一些记录下的数据,也有很不错的价值,苏州盛泽龙卷拍摄的相关视频就被佛山龙卷风研究中心收录。
“起飞之后看了这些画面,才发现原来破坏带是如此大,绵延了三公里,才真正感受到在自然面前是很无力很渺小的。苏州盛泽龙卷那组图,后来就送到了佛山龙卷风研究中心,给他们作为龙卷灾后案例,帮助进行灾后评估包括对龙卷重新做构建。”
如今,苏镝坷已经成为一名拥有20万粉丝的up主,参加各类峰会、讲座传播气象和防灾减灾知识。
“追风的人大部分的话还是以大学生为主,他们可能有一些毕业之后工作了,可能就不能像这样随时出来追风了,而且又追又拍视频的更是少之又少。追风的时候本身也是孤独的,因为追风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选择人迹稀少的地方去跑,无论是追还是不追,这些天气的东西,它可能最终都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 杨雯
来源: 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