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发行回暖新品扎堆大宗商品市场

频道:理财资讯 日期: 浏览:0

QDII发行回暖新品扎堆大宗商品市场

QDII发行回暖新品扎堆大宗商品市场 更新时间:2011-3-13 10:32:33   去年下半年以来,QDII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发行有所回暖。今年成立的诺安黄金基金和中银全球策略,首募均跨过10亿大关。而QDII下一个创新产品“集中地”,或是大宗商品市场。

而借助外围股市在2010年的回暖,QDII的业绩也有了起色。进入2011年,全球资金由于担忧新兴市场的通胀,而向成熟市场转移。有券商认为,通胀是否可控,将是左右全球资金流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QDII人气回升

在2007年,乘坐QDII出海的首批投资者,开始的却是“高位站岗”的日子,QDII在赚足了人气的同时,留下的却是赔钱效应。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QDII首募规模大幅缩水,2009年,QDII断档一年,无新品面世。

就成立规模而言,不同于2007年普遍的百亿级“航母”规模,在2008年2月以后,至2010年下半年之前,QDII首募规模都没有超过10亿份。且在这些QDII成立以后,普遍遭遇了净赎回的尴尬境地。

Wind数据显示,2008年8月成立的交银环球精选,首募规模只有5亿份,截至2010年底,份额已缩水至1.77亿份;2010年7月成立的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首募规模5.5亿份,截至2010年底,份额已缩水至9647万份。期间成立的其他QDII也遇到了一样的境况。

步入2010年,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欧美成熟市场经济也逐步好转。全球经济的复苏,让QDII发行迎来转机。

“QDII销售的好转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现在一般行业的平均首募水平是在3亿元至5亿元。现在渠道宽了,QDII发行也会越来越常态化的。”沪上某基金公司的营销总监告诉记者。

Wind数据显示,今年成立的QDII数量达到了5只,还有4只正在发行,一只新近获批。而去年同期只有1只成立。

“我记得,建信全球机遇发行过后,QDII的销售也就相对要好一些。”某大型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数据进一步显示,自去年9月以来,QDII的首发水平明显提高。统计显示,2010年初至9月,QDII平均首募规模为5亿份左右;去年9月至今,QDII平均首募规模已经提高到8亿份。

今年1月下旬成立的诺安全球黄金基金,募集金额超过31亿元,逼近其原有的5亿美元额度。而这也是自首批出海的四只QDII后,QDII创造的最好首发战绩。

“自打开申购以来,一直呈现出净申购的态势,单日净申购上万份也经常出现。同时,不少机构投资者还要买,所以近期又拿下了5亿美元的额度,满足日常的申购需求。”诺安基金有关人士表示。

而稍晚些成立的海富通大中华,凭借着公司旗下首只QDII的良好业绩,也再次拿下8亿多份首募份额。本月初,中银全球策略完成首发,成立的份额也接近10.6亿份,QDII人气明显回升。

此外,记者据悉,正在发行的大成标普500等权重基金,离募集期限还一周,募集的金额已接近6亿元,而长信标普100等权重基金也吸金超过4亿元,华宝兴业成熟市场发行份额也早已越过4亿份。对于QDII的募集情况,三家基金公司有关人士均表示“达到预期”,甚至“较公司的预期更为理想”,未等发行结束,工作重点就已转战下一只新品。

下一站:大宗商品市场

来自wind的数据显示,经过一轮快速扩容后,截至目前,QDII的数量达到了37只。就其目前的投资方向来看,主要分为成熟市场地区、新兴市场以及较为特色品种。其中,投资新兴市场和传统成熟市场的QDII占据了大多数。

而近期发行的QDII也开始在产品的特色上颇下功夫,诺安全球黄金基金、长信标普100等权重、长信标普500等指数型基金等“创新型”QDII也陆续问世。

“未来,在QDII的研发上,我们还是要走特色的思路。”深圳某基金公司的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估计我们下一只QDII应该是跟大宗商品方面有关。”上述市场人士进一步表示。

记者接连询问了几家有QDII产品的基金公司有关人士,得到的答复也出奇的一致,研发方向集中在了大宗商品指数身上。

沪上某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设计一款投资大宗商品指数的基金,如农产品指数、能源指数等具有一定代表性指数都在考虑之中。

与此同时,沪上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也表示,公司下一只QDII的投资方向也和大宗商品有关,目前还在设计中。“其实,各家都差不多。要想判断市场的拐点很困难的。当你回过去看,过去十几年,像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的涨幅还是很不错的。”该投资总监如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事实上,就国内市场来看,去年才成立的国联安大宗商品ETF,近期的成交金额却仅次于华夏上证50ETF以及易方达深证ETF,交投活跃。可见ETF跟踪的指数,是产品是否受欢迎的关键,大宗商品指数已显然调动起了机构投资者的兴趣。

相关阅读通胀左右全球资金流向

QDII的人气回升,自然和其业绩表现是密不可分的。统计显示,去年下半年,QDII整体表现不俗,平均收益超过了14%,且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招商全球资源和上投亚太优势同期斩获了24%以上的正收益。

虽然今年以来新兴市场表现不佳,但今年年初至3月8日,剔除今年成立的新品,26只偏股型老QDII也只是轻微折损,平均损失仅为0.18%,有一半QDII取得了正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以投资传统成熟市场,尤其是以美股市场为主的QDII在开年以来业绩领跑。国泰纳斯达克100同期业绩达到了4.03%。华夏全球精选、银华抗通胀主题、海富通海外精选和招商全球资源业绩都明显领跑;主要以新兴市场投资为主的QDII则是有些落后。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遇到高通胀,引发了市场对这些国家货币政策紧缩的担忧。这主要是由大宗商品、农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拉动型通胀,以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输出的货币通货膨胀双重影响造成的。相反,成熟市场的经济复苏则是比较好,美国又要比欧洲好些。现在来看,一方面,美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美元的贬值以及EQ2都促进了美国出口。美国就业率、经济增长等各项指标也是经常超预期,其经济复苏显得健康,这也是近期资金又重新回流到美国的原因。”上述沪上投资总监如此表示。

来自基金研究机构EPFR的统计显示,在截至3月2日的一周内,EPFR追踪的全球股基资金流出额为4.07亿美元,而新兴市场股基的资金流出额共为25亿美元,为连续第6周流出。发达市场股基在经历截至2月23日当周的短暂“失血”后,在截至3月2日的过去一周再次吸引资金净流入,其中,美国市场股基在上周共吸引12.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在很多基金人士的眼里,成熟市场的低估值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美国这样的增长超预期、通胀温和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情景,对企业盈利增长及股市将是利好。

尽管资金已连续转投成熟市场,也有诸多人士认为,通胀将左右全球资源的流向。有券商人士表示,从新兴市场撤离的资金量在不断下降,而且美股的估值并不是特别便宜。未来的关键在于新兴市场遇到的通胀是否可控。如果通胀可控,由于新兴市场具备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对全球资金仍具备很大的吸引力。

Bitget最新域名

bitget交易所下载

bitget交易所app下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