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引领自主创新热潮
创新型企业引领自主创新热潮 更新时间:2010-1-20 17:33:58 近一个月,中国企业有两条新闻引人注目:一是2009年12月18日北欧电信运营商Net4Mobility选定华为作为设备供应商,在电信巨头爱立信的本土市场瑞典部署4G网络。Net4Mobility公司的声明称:“华为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及高效的成本,这两点对于我们至关重要。”二是2009年12月22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10年会决定,由海信牵头起草LED背光国际标准。很显然,这一决定是对海信的LED背光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认可。
这两家都是创新型企业,是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它们通过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对经济的贡献举足轻重。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2008年,200家国家创新型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当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7.7%,占当年全国GDP的比重约为7.3%;上缴税费达7916亿元,占当年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3.7%。
这一切都表明,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三大载体之一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对中国企业来说,创新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标杆意义。
夯实创新型国家的企业基础
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代表了一种可持续的企业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成功融入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体系,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始终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许多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这直接影响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此,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于2006年联合启动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目的有三:一是引导企业树立创新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把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根本途径;二是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凝聚创新人才队伍;三是促进企业创新管理,创造自主创新品牌。三部门提出,争取在3到5年内,培育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强经济实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促使一批中国优秀企业跻身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并示范带动更多的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坚实的企业基础。
创新型企业建设分别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共同推进。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三部门首先在全国各地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试点,然后按照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对试点企业进行评价,认定符合条件的企业为创新型企业。迄今为止,三部门先后选择确定了三批469家试点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不到0.2%。在试点基础上,三部门评价命名了两批202家创新型企业。
在三部门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开展本地区创新型企业建设。广东省明确提出要重点支持打造50家国家级和10家世界领先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北京市政府与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联合推动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全国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近3000家。
为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关部门通过集成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在政策支持方面,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政策、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首批认定的243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中,就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创新型企业。全国已有近一半的省区市执行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08年创新型企业共主持和参与政府科技计划项目8960项,政府投入经费161.6亿元。首批36个建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30个落户创新型企业。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政策性融资支持创新型企业。面向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政策培训、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等服务效果显著。这些包括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在内的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创新条件和创新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最活跃的企业群体,成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典范。
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创新型企业无论在制订创新战略和规划,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改善创新基础设施条件,还是在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专利、新产品等创新产出以及开展创新活动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示范作用。
研发投入的多少不仅体现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更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子。据对465家国家创新型企业的不完全统计,2008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2099亿元,占当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45.9%。创新型企业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465家创新型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总量达29541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23.1%。许多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行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领先者,如宝钢集团申请专利数量达到重点钢铁企业申请专利总数的约40%。
许多创新型企业积极承担或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465家创新型企业主持制定过的国家技术标准4799件,主持制订过的行业技术标准3963件。大唐电信的TD―SCDMA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3G的三大标准之一,已正式成为国家技术标准并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对未来的市场拉动有望达到3000亿元。
产学研结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弥补自身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逾九成的创新型企业都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合作,2008年合作项目总数达到10184项,产学研合作机制正在形成和深化。如奇瑞公司先后与国内数十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2005年与浙江大学合作嵌入式软件平台新型经济型轿车关键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突破我国自主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瓶颈。
不少创新型企业积极探索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华为公司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多个研究所,还与世界诸多一流公司进行合作和建立联合实验室,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28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创新型企业对国民经济、区域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的贡献日益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近年来,创新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开始进入依靠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阶段。这些企业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占领国际市场;有的坚持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打造自主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2008年465家创新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9847亿元,对当年全国GDP的贡献为9.5%;利润总额达7660亿元,上缴税费总额达9956亿元,约占当年全国税收的比重为17%。
在2009年《财富》500强榜单上,中国内地入围企业达到了创纪录的34家,显示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国内地企业入选的34家企业中,有22家已经加入创新型企业建设的行列,其中14家被评价命名为创新型企业。如果剔除中国内地入选企业中的7家金融保险类企业,创新型企业占余下27家中国内地入选企业的81.5%。这表明,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率先参与国际竞争、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先行群体。
这些创新型企业正在通过不懈的努力,依靠自主创新,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例如,上海振华港机公司的主导产品大型集装箱起重机械已走向53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码头,其品牌ZPMC已成为港机行业世界知名品牌,产品连续7年世界同行业订单排名第一,连续4年占据世界市场50%以上份额。
这些创新型企业已成长为所在区域的骨干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长沙,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使长沙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值近5年每年都以超过60%的速度增长,占长沙市工业制造业产值的近三分之一,成为全市第一大工业产业。在深圳,华为、中兴通讯等创新型企业作为中国通信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在全球市场份额也不断上升,成为所属行业的“世界级品牌”,使深圳成为全球通信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这些创新型企业对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有的已表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09年电子信息百强排行榜,在前10名企业中,有9家是国家创新型企业,9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905亿元,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52.8%。
数据证明,尽管创新型企业数量有限,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