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与工资上涨无关

频道:保险知识 日期: 浏览:0

中国通胀与工资上涨无关

中国通胀与工资上涨无关 更新时间:2010-11-19 7:43:16   通胀如虎。11月15日记者在上海出差,与当地出租车司机聊起物价时,这位老师傅的一番感慨,是通胀对普通市民的影响真切表露。“一个三口之家,现在一顿中饭没有50块是下不来的,以前30快就可以了。今年的虾贵得要死,价格比去年要高出很多……”

统计数据也同样印证了目前中国的通胀水平,10月份的CPI同比增长4.4%,创下25个月以来新高。而这些并未完全出人所料。

国内一门户网站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近六成网友希望通过涨工资应对通胀压力。就连11月15日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中国通胀攀升,工资会跟着涨吗?》也提出,中国现在可能会面临高工资和高物价互相作用的螺旋式通胀风险。

社会大众当然希望通过涨工资来应对目前飞涨的物价,这是一种朴素的心理期望,如果能涨工资可以马上对冲物价的上涨,效果立竿见影;虽然政府已允诺多部门要联合起来应对物价的过快上涨,但政策效果的滞后期可能还会让老百姓再挣扎一段时间。

但是真会出现如华尔街日报这样的外媒所预料的“中国面临高工资和高物价互相作用的螺旋式通胀风险”吗?事实上,至少目前看来,还没有使之变成现实的条件。

道理很简单,只要粗略分析一下中国物价上涨的因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目前物价上涨与今年制造业工人工资大幅提高无关。

对于CPI的大幅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新涨价因素对CPI同比上涨4.4%贡献了3个百分点,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10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毋庸置疑,劳动力成本走高不是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工资上涨很大程度上被劳动生产率提高所抵消,从而使得单位劳动力成本保持在低位。而且,今年高盛中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还认为,过去10年也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名义工资的增长推高了通胀水平。除了生产率的提高外,中国制造业并不掌控定价权,这也限制了企业把加薪带来的成本上涨向物价传递。

此外,由于美国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国际货币泛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路攀升。国内流动性在短期内难以快速收紧,国际流动性泛滥、输入性通胀和国内年初物价较低的基期效应等情况的叠加,也是本轮物价上涨的因素。

那么,关于中国工资上涨推动通胀上行的担忧又来自何处?在今年中国工人工资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欧美舆论担心它会引起全球通胀。其实,这无非是将全球通胀的责任转嫁给中国而已。

当“中国制造”以压榨国内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为代价出口时,欧美认为中国是在低价倾销进行出口推动战略,这削弱了欧美产品的竞争力。一旦中国制造业开始加薪让工人改善生活时,他们又会说:“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全球遏制通胀的稳定器,但意味着一个时代开始结束。”

中国政府支持增加工资以刺激消费,从而减少对低价产品出口的依赖性。而且,政府也希望涨工资将迫使部分出口导向型公司投入创新或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基于以上,可以说,中国“面临高工资和高物价互相作用的螺旋式通胀风险”目前不存在,也就是说中国目前不是成本推动型通胀。

不过,当下的物价攀升态势,能否出现大众所期望的工资上涨呢?这最终取决于国内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企业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及盈利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的导向等多重因素。但不管怎么看,目前的通胀水平也很难成为企业工资必然上涨的动因。

相关文章:

增持美国债专家称仍可升值从制造到创造:一种经济学分析人民时评:物价上涨如何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超国民待遇”时代终结外企应停止抱怨顺应转变通用汽车33美元一股重回华尔街掘金中国等新兴市场王岐山: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新华社评论呼吁在华外企顺应中国转变战略2014年或迎来光伏企业并购潮专家称中国多晶硅产业“从未过剩”大成基金称通胀恶化会影响市场的表现

电视家官网免费下载

电视家软件

飞沙直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