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二次销售靠卖玩偶盲盒的泡泡玛特文化内涵在哪里

频道:保险知识 日期: 浏览:0

承认二次销售!靠卖玩偶盲盒的泡泡玛特文化内涵在哪里?

才在港交所上市不久的泡泡玛特,就迎来了人生中的灰犀牛。

在圣诞夜,泡泡玛特承认二次销售。这意味着砸钱买盲盒的你,可能花再多钱都买不到想要的隐藏款。

随着消息的实锤,12月28日泡泡玛特开盘暴跌逾16%,市值蒸发150亿港元,之后略有回调。至收盘,泡泡玛特跳水幅度止于9.9%,报收77.65港元。

29日,泡泡玛特有趋稳走势,截止收盘时报收78港元。

1

惊呆!泡泡玛特二次销售

在朋友圈,金妹儿经常看到有人秀自己的好运气,即某个超级隐藏款被抽中。

但熟不知,在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就有5名店员自行拆开11个盲盒,拿走了想要的以后再给顾客结账。尽管涉事相关店员已被开除,但这一举动被喜欢收集泡泡玛特的人看来,是十分可恶。

要知道,要抽中一款“隐藏款”,不知要砸多少钱。一位周女士就对金妹儿表示,对于泡泡玛特,其实有时候只喜欢一款盲盒,但为了抽中,不得不花钱去买其他盲盒。

对于泡泡玛特二次销售的问题,也有网友立马跟帖,表示曾在北京apm、北京颐堤港等地的泡泡玛特实体店里买到过类似二次销售产品。还有不少网友更提到,愿意在机器人商店或者网店买盲盒,原因是实体店的产品遭受暴力捏盒等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很大。

在成都太古里的一家泡泡玛特店,金妹儿发现,一走进就能感受到Molly等明星IP的可爱气息。这个娃娃蓬松的长裙,淡黄的头发,嘟起的嘴巴,无时无刻在叫你买它买它。

在店里,就有一位消费者不停的摇动着盲盒,打算拿下一个。作为现代年轻人喜爱的玩偶,泡泡玛特的盲盒均价59元/个。而整个盲盒商业模式中最为核心的,是一个系列中有稀少的“隐藏款”和“稀缺款”。

在二手平台上,金妹儿发现,一些“隐藏款”的售价非常高,不少忠实粉丝因为“强迫性消费”花大价钱在网上购买,甚至有投机者像炒鞋一样高价追捧。

根据网友曝出的价格,可以看到游侠BAN已经被炒到3万的高价!而情人节Ban和Bellboy的身价也在4000-5000元。

由此来看,随着“隐藏款”和“热卖款”价格的暴涨,5个店员私自拆盲盒的行为也就是为利而动。

2

会上瘾的抽盲盒

对于泡泡玛特来说,有如此多的年轻人热捧,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抽盲盒有上瘾的感觉。

根据招股说明书,泡泡玛特一共搞了85个IP,其中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51个非独家IP。这些IP大多都有着精美的设计,无论是发个朋友圈还是把在桌子上当摆件都拿得出手。

业内人士认为,泡泡玛特的成功除了有Molly这样的火爆IP,盲盒的销售模式也有很大的功劳。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这种盲盒模式比IP更重要。

一般而言,盲盒玩偶一个系列有12款,每个玩偶的设计差异性都很大。也就是说,12个之中总有一个会满足你的口味。你对其中的一款玩偶感兴趣,但泡泡玛特偏就不卖给你,需要凭借你的运气抽中。

有网友认为,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旦加入了博彩元素,就会变得有趣。这时候,你买的不再只是一个盲盒,买的可能是犹如“天选之女”的感觉。

“如果一下子就能抽中想要的所有款,那简直一发入魂、瞬间觉得全世界最幸运的人就是你!”有粉丝如此评价。

但近日新华社却发文评价盲盒经济,称盲盒反映不少“95后”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状态。而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由于泡泡玛特的盲盒,有赌博的心理,并将消费的范围从1变成了2345,在此背景下,2017年至2019年期间,泡泡玛特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连续两年同比增长了225%以上。

净利润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而在A股上市公司中,平均毛利率超过50%的并不是多。仅有白酒、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的毛利率高达60%以上。这意味着泡泡玛特靠着这种“赌博”心里,让其吸金能力和社交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秒杀了许多行业。

3

泡泡玛特是否躺赢?

既然泡泡玛特这么赚钱,而且吸引的都是年轻消费者,那么泡泡玛特是否躺赢?

从收入和净利润来看,泡泡玛特目前的盈利情况很强。在国内玩潮品牌领域也把渠道抓得死死的,并且未来线上潜力还能进一步挖掘。

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泡泡玛特在学习现在火爆的氪金游戏。即面向女性就把盲盒包装成类《闪耀暖暖》的养成游戏。面向男性就包装成类似于《口袋妖怪》的半养成游戏,再推出各种日卡、月卡、战令,甚至是至尊战令等等。

但关键是泡泡玛特不能保证每一次新出的IP都能像Molly这样的火爆,也不能保证每个IP出新系列都能大卖。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和2020年的上半年,泡泡玛特基于Molly形象的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泡泡玛特品牌产品所得总收益约89.4%、62.9%、32.9%及16.3%。

可以说,发展到现在,泡泡玛特的收入依然大部分靠Molly这一IP来支撑。但在泡泡玛特承认二次销售,以及粉丝对于这种盲抽的感觉看透后,有人认为,泡泡玛特的业绩就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要知道,作为IP玩偶运营商,泡泡玛特曾对标自己是下一个迪士尼,认为旗下拥有多个IP,但从卖“造型商品”的状态来看,每个玩偶背后并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相比米奇、火影、龙珠等,小伙伴们能想到的经久不衰的IP大多还是这些传统的卡通形象。

因此,有人认为,从本质上讲,泡泡玛特这种倒卖毫无内涵的玩偶模式,仅在商业模式上值得认可。而泡泡玛特所做的事,不过是从之前的“二道贩子”变成了包装精美的“玩偶二道贩子”。不管在买断IP还是孵化自有IP上,泡泡玛特只是把IP塞进了盒子里,让人使劲买罢了。

另外,泡泡玛特的IP主创之前还深陷抄袭风波。在泡泡玛特新品系列中火烈鸟的女仆裙和条纹袜、蜻蜓小丑,从外形到配色都与DC家的娃娃相似。

泡泡玛特的蜻蜓小丑涉嫌抄袭

对于此,有人说,在文化产业领域,一旦黏上“抄”谁都不知道后面还能出现什么幺蛾子来。因此,金妹儿在此提醒大家理性抽盒,适度消费。

损害赔偿

工伤损害赔偿

股市消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