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好奇去到比亚迪的艾格会怎么做,
也同样好奇他一个德国人如何在深圳过活。
南方的工业园区总有一种电影感。
天气燥热,万里飘不来一朵云。流水线工人们踩着饭点儿去食堂,脚步轻快,走在划定好的人行道内。
下一秒,再下一秒,这里仿佛是被定格的一帧帧画面。轰鸣着、运转着,一切被商业逻辑与机械原理催着走,直到它被某种外来力量打破。
对坐落在深圳坪山区的比亚迪汽车来说,这股力量来自一位金发碧眼的德国人:沃尔夫冈·艾格。
此前这个名字多与豪华车型挂钩:阿尔法罗密欧8C Competizione,奥迪A8、R8……这些作品不单单是审美与技术的高阶集成,更是另一个领域内对制造性能的极致表达。
彼时,中国汽车业却早已摆脱了对制造工业的背景迷信,人们期待自主品牌的更大盛放。混合其中的,有本土市场的巨大吞吐能力,有电动化政策倾斜的利好环境,有消费者们日益提高的产品需求。
列队选手如比亚迪,需要一次与技术进步相匹配的审美进阶。
2016年11月,艾格正式加入比亚迪,担任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随后,他参与了比亚迪设计体系能力建设,并迅速带领团队打造出“Dragon Face”设计语言。
2017年,这套被中国消费者们解读为“龙脸”的设计 语言,首先在“王朝”概念车和宋MAX车型上得以运用。9月25日宋MAX正式上市,当月售出474辆,10月售出4,045辆,11月售出10,265辆,12月售出15,606辆。随后的2018年,宋MAX完成全年141,068辆的销量累计,迅速在十万级MPV市场中站稳脚跟。
讨巧的产品定位与高性价比之外,设计的焕然一新让宋MAX火箭式蹿红,这也让比亚迪尝到了设计红利的甜头。此后,全新一代唐、秦Pro、新款元EV、新款宋等均沿用“龙脸”,比亚迪正式开启家族语言的全品类进攻。
“家族语言”对熟悉汽车制造业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它意味着族谱式设计能力和产品规划,是汽车制造业的通用打法。对品牌来说,带领团队提炼出一个概念似乎不难,难的是如何在这一设计语言下,依据不同车型规划给出比例和谐却又视觉效果有所区隔的产品。
同样严峻的是大环境。自主品牌异军突起早已不是新闻话题,但在二十年急速扩张的中国消费市场中,车主们习惯用“性价比”三个字来印象本土品牌。如何突破技术与审美的双重桎梏,完成产品与品牌的双向进阶,是比亚迪们亟待解决的命题。
外界好奇去到比亚迪的艾格会怎么做,也同样好奇他一个德国人如何在深圳过活。2019年7月26日,我们在坪山区比亚迪总部见到了艾格。正值盛夏,艾格却一身深色西装,未系领带,轻解衣扣,脚步翩然地入场。
采访在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大楼进行,这座落成于 2019年6月25日的黑水晶一般的建筑物,由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站台揭幕,他透露,比亚迪内部已将设计提升至与技术等同的战略地位。
与“黑水晶”同期亮相的,是两位几乎与艾格齐名的重磅设计师:比亚迪全球外饰设计总监胡安马·洛佩兹和比亚迪全球内饰设计总监米开勒·帕加内蒂。
来自西班牙的洛佩兹曾服务于兰博基尼、奥迪、法拉利等汽车品牌,完成了法拉利La Ferrari、法拉利 F12 TDF、兰博基尼Gallardo Coupe,以及奥迪Allroad Quattro等车型的设计工作。
来自瑞士的帕加内蒂先后任职于大众、奔驰,主导了奔驰现款S Class,和 V Class、C Class等系列,以及奔驰F800、F015,迈巴赫6 Pebble beach 2017等车型。同时,帕加内蒂还是MERCEDES-BENZ STYLE的发起人和联合创始人。
两位顶级设计师与艾格多有交集,先后从艾格这里了解到比亚迪的发展路径,尤其是电动化进程。相比知名车企的百年根基,繁衍于深圳的比亚迪是一块天然的新鲜事发生地,尤其是在智能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一个东方品牌的创新容错率、一个K科技企业的发挥空间、一个消费市场对智能化产品的高度需求,这些都让两位资深设计师看到了挑战与机遇。
铁三角般的外籍设计团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它既是比亚迪近几年享尽设计红利的最佳印证,
也意味着设计一如技术,不能也不再薄弱。
天时与地利,讲究运势的中国文化迎来了三位外籍设计师来填补“人和”。至此,比亚迪的核心设计岗位均由经验丰富的外籍设计师占位,不论对比亚迪,还是对本土其他品牌,铁三角般的外籍设计团队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既是比亚迪近几年享尽设计红利的最佳印证,也意味着设计一如技术,不能也不再薄弱。
这些背景故事得到了艾格的印证。采访正式开始前,他先向我们介绍了他眼中的设计关键字。
首先,设计与人有关。“不光是决策层,还包括整个团队。”比亚迪设计团队大约200多人,平均年龄32岁,年轻到会让设计三剑客感到新奇。天资聪颖的年轻人提供的是新鲜想法,艾格要做的是调整、矫正。当一个设计作品拿到艾格面前,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让他能第一时间找出比例不协调的点,比如说,过渡刻意的夹角、折线失衡的线条等,同时为比亚迪设计体系建立一套更为严谨、更为正规的内部流程,规避初期混乱。
其次,设计与创造力有关。在这个年轻人居多的团队中,艾格主张实行扁平化开放式管理。创意之初,每个人都会开启头脑风暴模式。继而,设计的几个主领域,如外观、内饰、色彩、交互、数字、油泥等,交由设计经理组织设计工作,每个项目的主设计师会带领设计团队直接向三位设计总监汇报。这样既有利于培养主设计师的设计管理能力,又能让创意设计师们更快速地成长。
已经加入比亚迪设计团队12年的唐文全对此深有体会。目前担任设计经理的他,主要工作是协助艾格对设计中心进行管理。设计团队内部有一个名为“Future Lab”的头脑风暴模式,专门用来进行创意的集中思考与迸发。
唐文全认为,创新是一个相互启发与相互叠加的过程,继而需要在管理层面给予鼓励和引导。“很多时候,一个初始的概念总监会很认可,但很多人还没看懂概念的亮点。这时候多一些鼓励和一两步的进化,大家才会由衷感叹。”唐文全提到一句艾格常用的表达:“让创意再飞驰一会儿,不要用缰绳拴住你的马”。
接着,艾格用大量的篇幅解释了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在艾格看来,三年前,刚刚加入比亚迪的他急需要一个故事、一个门面。既然没有百年制造工业背景,那么就要从这片中国土地提炼出一个强关联的文化形象,“Dragon Face”应运而生。
三年后,“Dragon Face”家族产品早已成为各个细分领域的中流砥柱,其延伸出的“EV Dragon Face”也在2019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完成了这一设计语言的首亮相——概念车E-SEED GT。
日间行车灯组成“龙须”,向前脸两侧延伸的是“龙嘴”,前后翼子板的“龙爪”,后窗玻璃上的“龙脊”,车门板上的提取元素“龙鳞”等等,作为三位设计大师联袂设计的首款作品,E-SEED GT集合了高手们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的思考。
最后,设计与体验有关。艾格向我们展示这台车车灯亮起的瞬间,眼神发亮地观察着我们的表情,“我讲的再好,你总归是要感受它的。看到了吗?这就是我所描述的passion。”
光线昏暗的展厅里,E-SEED GT趴在角落,不动声色。星星点点的光折射在它嶙峋的身上,沟壑、折角、明亮、阴影,我们一行四个外来人,站在车前微微呼吸,这是见到美好之物才会有的谨慎。
艾格也毫不掩饰他对E-SEED GT的偏爱。“我们有历史和文化,有技术和造型,还有这些动态、流水式的灯光走线,你会瞬间感受到这辆车的内在能量,这是一股从心底升起的热情。”
不得不承认,E-SEED GT写满了太多可能性,有比亚迪今后的产品序列,也有本土汽车品牌的发展路径。但问题是,这样一辆将概念发挥到极致的未来产品,配置、材质、用料等各个方面,在落地过程中会有哪些折损和妥协?
“这是我们和产品经理、工程师们一直尝试去克服、去挑战的事情。我们想把每一个想法都落地。在比亚迪有一点特别好,大家都是往一个方向使劲儿。”
艾格介绍道,新落成的设计中心可不只是一个漂亮的建筑,它有很多科技化的配置,不光辅助设计中心,还能辅助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技术融合。
从设计中心的硬件条件来说,这里有意大利五轴加工设备、德国油泥切削设备,能够极大提高油泥模型的效率和精准度。另外,比亚迪用微间距LED搭建了一个长约9.6米、宽约 2.7米的全尺寸大屏幕,结合人机辅助设备,以“沉浸式”评审体验,在设计前期验证阶段就完成了更充分、更全面的测试工作,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整车设计的效率。
具体到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工作时,首先工程会输入一个总布置,创意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放式讨论,资深设计师负责协调和把控工程需求。创意初步明确后,团队 会根据CAS(Concept A Surface汽车初步造型面)面构建初始数据给到工程分析,继而开始小比例模型、油泥模型、A面数据、硬膜验证等程序的推进,反复进行“设计-模型-工程”的沟通、分析、反馈。
在唐文全看来,老板艾格带领建立的这套机制,有着一种理性循环的美感:“设计是一个漫长的周期,而在整个周期中,我们在不同阶段,有每天或每周与工程的沟通会议机制,这是汽车研发沉淀下来的开发流程,而软件部分则是相似的沟通过程,与硬件开发并行并反复交叉。”
艾格认为,从业这么多年,自身想要不断打破的仍然是新技术运用带来的潜在壁垒。但从公司的层面来看,比亚迪花了大力气、也包括大手笔来推动内部的技术创新。“ The wall is not so high.”
内部自上而下的沟通机制也前所未有地顺畅。在被问到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如何参与到设计中时,艾格形容王传福是一个很敏锐的人,总是能一眼看出问题,也总是能问到点子上。
通常,设计组会拿着一个主题的三个不同方案来讨论,一个优雅、一个运动、一个中庸,你是想要更年轻运动的感觉,还是更典雅尊贵的感觉?在艾格看来,这不只是外形那么简单,他们讲述的是背后的整套故事体系。艾格也总是会邀请王传福这位比亚迪最资深的产品经理加入到讨论中来,他想听到来自决策者最感性的决定,“ Hits you into your stomach.”
另一个活跃的场景发生在艾格的微信群,那是设计中心200多人的庞大组群,每一个人都包含在内。每天,群里消息不断,仍在学习中文的艾格时不时需要翻译,但也尽力融入到这群年轻人的讨论当中。
三位外籍设计师住在远离家人的深圳,生活远比预设中的惬意。他们喜欢深圳,喜欢这个灯光璀璨的、高楼耸立的、活力四射的New City。如同每一个都市节奏的人,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们会约在傍晚,喝喝啤酒吹吹牛。
在被问到最喜欢什么食物时,艾格脱口而出:“菠萝!”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边笑边补充,“豆腐、西兰花、白米饭。”一副说也说不完的架势。
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落在“梦想”上,无他,艾格表情瞬间温柔地说:“多陪陪家人。”
出处:出色WSJ中文版
撰稿人:魏雅晴,摄影师:Raymond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