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10年后的今天,在江苏大地上,一批批高“速”“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它们在各自的专项领域不断深耕壮大,成为很多领域的“单打冠军”,为江苏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当下,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何在疫情中“破局”?如何坚守“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如何深耕主业并重塑江苏产业新优势?本报记者将深入多家企业采访调查。
大工业总排废水综合处理回用及零排放项目合同总额3.84 亿元,溧阳北山污水处理厂 PCO 项目合同总额约 1.8 亿元,苏州吴江区污泥填埋场综合治理土壤修复项目合同总额1.67亿元,苏州分布式水质净化项目合同总额1.2 亿元,大工业(煤矿)水处理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总额约5080万元……近日,一连串环保工程大单花落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电环保”),能够拿下这样一个个大单,无不彰显中电环保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领域的领头地位。
中电环保是南京市首家环保上市公司、南京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及国家级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是一家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中电环保历经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拥有11家全资子公司(固废资源公司、水务公司、智慧科技、生物能源等)、9家控股(科技公司、水体净化、联丰公司、中电节能等)、3家分支机构的大型集团化股份制企业,公司市值30余亿元,成员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东、宁夏等多个省、自治区,并已有多家子公司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多域发力
一流技术造就第一梯队
中电环保自2001年承接首个电厂凝结水精处理(徐塘)系统工程项目以来,二十年来专注于大工业水处理领域,为火电、核电、石化、冶金、煤矿等国家重点工业客户提供从原水、脱盐水及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到零排放全过程业务,在工业水处理领域,公司核电水处理系统设备近三年市场占有率连续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业务拓展至孟加拉、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实施了巴基斯坦塔尔、巴基斯坦吉航、印度GMR、孟加拉古拉绍等水处理项目。
在工业水污染治理领域,中电环保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瞄准“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增强水处理技术领域综合实力。在固废治理领域,中电环保着力突破废弃物资源化减碳低碳利用技术,集聚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发挥在污泥耦合发电领域建立起来的优势,迅速复制布点,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培育并建设项目。在大气治理领域,中电环保开拓创新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助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目标。中电环保还加大与大气治理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合作力度,重点围绕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探究,在脱硫技术、除尘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及创新。
“十四五”期间,中电环保将统筹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以强化节能降碳领域科技创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将在低碳技术研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推广适用科技成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撑。”中电环保总裁朱来松说道。
加大投入
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产品好、专利多、研发强,都离不开对创新的重视。近年来,中电环保积极响应南京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号召,发挥上市公司综合优势,联合“政产学研金才”资源,按照水固气“三大产业+创新平台”双翼模式,打造环保产业创新平台。
近年来,中电环保始终注重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每年新增技术研发项目保持在10余项,近三年研发费投入达1.17亿元,年度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4%以上。中电环保公司构建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依靠知识产权创造高端收益。知识产权的积累与应用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的强力支撑。
同时,中电环保不断加大研发项目投入且不断优化人才梯队,建设了一支集研发、设计、实施、管理等构建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中电环保注重“科研人才”成果转化、“应用人才”创新创业,建设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省双创示范基地等多层级人才创新平台,以最大限度支撑科技人才创新,聚集了包括 “国家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333人才”等多名行业技术专家。“中电环保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多个技术专家带头的20余个技术创新团队合作,联合开展超低排放、高难度污水治理、污水治理环保装备集成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为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能力提升注入动力。”朱来松说道。
责任担当
探索社会与经济双收益
企业能够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家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得益于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中电环保作为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通过开展防疫行动、投资建设偏远地区民生项目、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精准扶贫等方式,坚持承担社会责任,以探索出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兼具的商业模式。”朱来松补充道。
近年来,中电环保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助力挂牌督战村项目。2020年5月中旬,公司指派专人随同前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镇团树村,签署结对帮扶协议,并通过红十字会现场捐赠帮扶资金,用于团树村发展果树种植,培育形成特色产业。2021年,中电环保参与了河海大学与陕西石泉县“校地合作、定点扶贫”工作,为当地环境治理提供解决方案与建议,给石泉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电环保作为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在疫情期间敏锐意识到生活污水、污泥可能存在病毒传播的隐患,成立“疫情应对小组”,组织技术骨干科学分析,提前筹划、积极应对,主动在资金、设备、人员、防护物资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各污泥、污水处理项目的工艺及设施,确保24小时安全稳定运营,全面防控新冠病毒“粪口”传播,守护城镇居民生活安全及民生保障。中电环保对截污水增加密闭及强化消毒工艺,确保尾水安全排放。同时,运用自身技术优势对污泥进行高温干化及耦合焚烧处理,全过程防控病毒传播。
江苏经济报记者
相 飞 俞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