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访曹和平:连续17年销售利润持续双增长、年销424亿的欧亚传奇-曹和平资产有多少

频道:财经问答 日期: 浏览:0

长春欧亚集团董事长曹和平,35年来带领欧亚团队从一个百货店起步发展成为一家年销售424亿元、位居中国连锁百强前列的上市公司,造就了连续17年销售和利润持续增长的欧亚传奇!尽管已经打造出如此商业神话,是现在沪深两市前200家上市公司

的惟一

在位的掌门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诸多荣誉加身,但曹和平一如他的名字为人平和,待人如沐春风。

在中百协(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在长春召开的黑吉辽零售数字化峰会期间,百忙之中的曹和平在其办公室接受了龙商网&超市周刊独家专访。

长春欧亚集团董事长曹和平(左)与龙商网&超市周刊总编高建成

龙商网&超市周刊总编高建成(以下简称龙商网&超市周刊):曹总好!您已经在零售业耕耘了35年,从当初一个单一门市、经营艰难的门店,做到今天年销售额424亿规模,形成欧亚商都、欧亚商业连锁、欧亚卖场三大体系。当初在企业还是那样的情况下,您的到来和改变最初是从卖君子兰开始,那么您觉得欧亚走到今天的成功是因为哪些原因?

欧亚集团董事长曹和平(以下简称曹和平):欧亚的成功和改革开放大环境有关,再一个就是我们这一班人,对国家发展的走向也是充满信心的。

欧亚走过的路,应该说第一步就是走同业兼并,从小区域走向长春市区,这对企业的规模发展应该是至关重要。

第二步就是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改造实际解决了几个问题,第一解决了无中生有,就是企业要发展没有资金,怎么办?怎么利用闲置资金?因为它可以让第三方资金为我所用。

第三个就是解决同舟共济。就是说你只有和员工的利益绑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主人,就是说你政治上的主人和经济上的主人要合一。你这样他才能关注你的企业。

第四个就是当时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考核不尽合理,他是根据企业的限制增加的多少来决定你的工资和奖金。那么就是说你已经是很先进的,由于你没有增量,你反而得的少。那么原来很低的,它有增量了,他不会再增多少了。举个例子,一个文盲他认识几个字,它增加百分之百,你多认识了10个字,你的奖励要都比不是文盲的受的奖励还要多。这个不合理性我们叫金蝉脱壳,就是说规避了不合理性。应该说欧亚的初期发展就是兼并和股份制。

龙商网&超市周刊:您在CCFA昆明会上提到中庸,其实中庸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是高深的、高层次的,所以我想请您就此再诠释一下。

曹和平:你一定得去客观地认识一些事,就是说你不能完全按照你的意愿来要求人家,绝不能也不能按照你的这个利益半径来要求人家。就是说中庸是值得我们倡导的,他是以“我”为核心,以更多人的利益为半径画弧。中庸涉及了众多人的利益。

龙商网&超市周刊:中庸属中国传统文化,那您是怎么在35年的欧亚历程中,总结出中庸二字来的,是基于什么样的实践,让您提出中庸这个提法?

曹和平:实际上商业就是购物,它和人的行为结合在一起。就是说和人的交往当中,你一定要平和,要给对方一种正能量;你一定要会变频,这样才能使社会和谐。

龙商网&超市周刊:我曾跟一些企业家交流过这个问题,他们往往就感到跟员工不在一个频道上,甚至跟管理层不在一个频道上。那从老板来讲,不管是战略意图还是企业文化观或价值观,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宣讲灌输到员工当中,才能变成一个团队和公司的执行力。您讲的变频,能不能再阐述下?

曹和平:实际上好多人的盛气凌人,它不是人的问题,而是资本的力量。就是说这个资产资本和人力资本在这个互为当中,这是不和谐的。如果它是不和谐的,实际上这个人力资本和资产这种融合会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也会减少非经营成本。我们现在有好多是非经营成本,有的企业人的流动率太大,实际上就不够中庸,不够包容。

龙商网&超市周刊:您说到低流失率的问题,我来欧亚这两天感受也很深。欧亚的管理层很多都在欧亚跟着您干了几十年的。您刚才讲了购物的背后是人的因素,又讲到人力资本和资产资本等等。其实都是围绕一个人的问题,常讲人的因素第一,那么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尤其我们零售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能不能结合您35年的历程,讲讲您对人的管理的认识。

曹和平:做好对人的管理至关重要。在做人的管理的时候,我们提出了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同时要受制于管理。就是说不是人的管理,而是规章的管理。那么在规章的面前,人与人是平等的,大家是一致的。不存在因为是投资人、资本的占有人而不同,要尊重人才资本,效果会不一样。

龙商网&超市周刊:欧亚的规章制度里,也是饱含着对人性的洞察,就是说用对人性洞悉的这种制度来管理人。在欧亚的三个体系商都、卖场和商业连锁,这里边的经营管理都是非常好的。那么您觉得在经营上坚持一个什么标准来达到这样的效果?

曹和平:经营上就是必须要适应市场,这个市场是什么呢?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商业企业必须要跟住,只有跟住了才能生存,商业的发展更多是随着人的变化而跟着变化。

就像我们夏天一定不要卖棉衣,你夏天卖棉衣是超前的,但它是不需要的。一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你现在卖bb机就不行了,一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实施你的经营。不管对员工还是对顾客,都是关注一个人字。也就是你卖货实际上是人来,你所有的东西是人做。所以在现代社会当中,关键就是怎么来与人的融合,调动人的积极性。

龙商网&超市周刊:在这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当中,您也讲了,创新才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在具体创新过程中,要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在您具体的企业实践中,怎么掌握好这个创新与从新的平衡?

曹和平:创新从大的角度来说,或从一部分企业来说是第一要务。但更多的人不是创新,而是从新。创新是“0+”,而从新是“1+”。从新是人家已经有了,你跟上。比如说pos系统刚出现,这是创新;他用了我用了,这是从新。那么这家企业在用、那家企业在用、大家都在用,这是常态。第一个用算盘的人,他绝不是发明算盘的人,他是从新。我用了新的技术,那么你今后所有的人都用了算盘,你还能叫创新吗?你是第一次用,但社会绝不把你放到从新里头,因为它已经是大众的了。就像我们用计算机,刚发明计算机这是创新,我马上就跟上用了,这是从新。所有人都用了,是个常态,就不是从新了。从新,是在创新与常态之间,商业企业更多是要从新。要在变为常态之前从新!

商业本身是一个不死的行业,而商业企业是有生有死的。商业的变化绝不是骤然的,一定会给你很长的时间段,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00年的这个消费习惯,它不是一下变的,是循序渐进的。

龙商网&超市周刊:从新和落伍的这个过程,从新也是有一个时机的,但这时机怎么去把握和衡量?

曹和平:我今天用了计算机,你明天用了计算机,他后天用了计算机,不能说我今天用了计算机,就要比你明天用的计算机强多少。它像马拉松似的,它绝不是说我在乎第一步,我第一步或第三步无所谓,我在今后的步数当中跟上了,做商业企业就是一个马拉松过程。所以客观上商业给你思考的时间,它不像短跑,你第一步不抢先就不行了,马拉松就是个慢活,他给你绝对的时间让你来思考让你来应对,绝不是说你第一个应对了就是赢家,你第二个跟进就是输家,第三个就更输了,不是这样的。有可能第一个应对的不一定赢,人家第二个做得比较好就赢了。

龙商网&超市周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加速迭代,是加速度发展的一个过程。那您觉得零售业作为一个民生行业,是什么特点导致了马拉松式的属性?

曹和平:零售是什么?商业本身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了商品交换,又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升质量。由过去的以物易物变成了以钱易物,最后聚到一堆就是集市贸易。再随着发展又从单一的购物元素变成一种生活元素,把其他东西都放进去了。

那么商业从发展的时候就具有社会属性。商业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最古老的行业,是不死的行业。但这个行业不是说你企业不死,企业在这个不死行业当中有生有死。

龙商网&超市周刊:有时涌现出像欧亚这样优秀的企业能推动整个行业发展。这两天我们感受到欧亚团队整体有非常好的精神面貌。如果我们把一个企业比喻成一个家庭,感觉您这个欧亚大家长教子有方,就像一个家里的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您作为欧亚的大家长带着企业走了35年了,是通过什么样的思想工作或说管理手段,包括您提到的建立长效的人才机制、培养机制等,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

曹和平:应该说这和大家都在“变频”有关系。比如说我和我爱人在家,或是孩子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我不高兴了,来了公司以后我就对管理层发火,他挺无辜,他又对另一个发火,这么这就是一个非良性磁场。那么在这个当中有任何一个人“变频”,这个非良性的磁场、这种负能量的传递都能终结!实际上在我们企业当中,大家都在做正能量的“变频人”,就有可能在这个阶段他(她)没变频,但到下一个人那他(她)就变频了。所以它是一个融合的。所以我说企业的文化是个融合的文化。

我在今年CCFA会上说的一个是融合,一个是中庸,一个诚实务实,还有一个民族强大,还有坚守。

龙商网&超市周刊:我们常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齐,欧亚这么多的员工,家庭出身、经历、学历、文化素养、个性天赋各不相同。可以说千人千面,那您怎么把他们经过您的变频也好、融合也好,还是中庸也好等一系列的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引导,做到这一步?

曹和平:人是随环境变的,它就像水,放到圆桶里是圆的,放在方桶里是方的,洒到路上就乱七八糟。那么你要创造一种氛围,让大家在这个氛围当中跟着氛围一起走。比如你为什么穿这么多?不是谁让你穿的,是天气。夏天为什么穿得少?不是说谁不让你穿的,还是天气。

那么你再让人做的时候,你就莫不如做这么个环境。我让你脱衣服,我不跟你说你脱衣服,你穿着吧我把屋子整得很热,在这环境当中你能穿那么多衣服吗?那我要让你穿衣服的时候,我就把窗户门打开,那你不穿衣服,肯定是冷的。那你肯定要穿的!做企业就是创造一种氛围,创造一种环境,让人们在环境中、在氛围中改变自己。在泳池穿着泳装就很和谐,不是说一个人创造的这个环境,而是所有人在这个氛围当中都是改造环境的人。

龙商网&超市周刊:那我想问的是,您怎么把他们都变成改造环境的人,变成“变频人”?实际上很多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过去和现在仍然是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困惑的问题和解决不好的问题。

曹和平:作为领导者,首先一定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干的,就不要让别人干。人们工作生活在一起,这和我们见面完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是不一样的。人们长期的工作生活在一起,那么你在干,大家在看。那么,你一定既要经过时间来让大家认可,也就是说身先士卒、做出榜样。

再一个就是人的威信是在吃亏中建立起来的。所有的好事都是你的,所有问题全是别人的,这肯定是不行的。

第三就是锦上添花很重要,但雪中送炭更重要。就当同志们有困难的时候,能帮一把的时候,一定要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助文化。

龙商网&超市周刊:经营企业就是在经营人心。但您这个经营人心倒不是刻意经营。从您的这个初心出发,最后达到了激励人心的效果。我是这么理解。

曹和平:得人心者得天下!企业一不好,就减人增效,把危机让其他人承担,化解自己的危机,是不可取的。

龙商网&超市周刊:正好跟您请教一下这个问题,因为每一次遇到经营问题的时候,不管是中小企业也好,还是跨国大企业也罢,都往往是采取减员增效。眼下很多企业也是这样,裁员或是减工资,或减一部分人把这部分人的工资加到留下来的员工身上。从经营管理来讲也无可厚非,甚至是大家经营管理当中常用到的方法,那您在这块是怎么看的?

曹和平:它是一个方法,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尽量要少为之,或不为。对很多企业来讲,尤其是中国的小微企业,这种困惑对于每个老板,不管国企还是民营小企业,这就反过来要求老板做决策的正确性。你决策的正确性高,那么你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小,你就不用伤害其他人的利益,来为你这个决策的失误买单。

龙商网&超市周刊:除了您刚才讲的这个决策正确性,我觉得这里面还有老板的情怀。这还是很重要的,否则的话企业面临亏损或经营压力很大,或人效低时,还要养很多人,是很痛苦的。

曹和平:首先要求这个一把手要有德行,有能力。如果一把手没有德行,没有能力,那肯定是一团糟。起码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龙商网&超市周刊:您可以说是这么多年中国零售业的一个传奇人物。深沪最早200多家上市公司里边,您是目前唯一在任的掌门人。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很困惑,您能不能给他们提点什么建议?

曹和平:做企业的人不要一开始就想做大的企业,要尽可能做伟大的企业。另外一个就是做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不要老想借助外力。你有一块钱的东西,你就做一块钱的事。有一块钱非得做十块钱的事,那资金就紧了。我们企业现在开会一谈就是资金紧,就是银行贷款,你为什么非得让银行贷款?你自己有多少钱你还不知道吗?你有多少钱你做多大事,为什么非得是借钱来做事,你非得去借鸡来生蛋,你就不会养鸡?

现在有的时候大家有些偏颇,就是我要创业你必须给我钱。哪有这道理?你得根据你自己的情况。你赢得了钱以后,根据手里的钱再发展。都想空手套白狼,都想借助力量发展自己。再有就是一定要理性,现实中有许多这样活生生的例子。那你如果要是失败了,那就别人买单,这不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正常思维。

龙商网&超市周刊:说到理性,35年的欧亚发展之路真是从小到大一步步走过来的。您觉得对一个企业家来讲,在实际当中这个理性应该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

曹和平:实际上我们就处理好六个字、三个词:动机、能力、可能。有能力、没动机,机会就没了。比如说我做了一个百货,和我一样的,大概都能做,但别人都没做,因为他们没有动机。我年轻时候经常出差,我到哪个旅店里都拿一个旅店信封,比如以前到过乌克兰的旅店,乌克兰原来是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国,现在它是个独立国家。信封反映了国家的变化,就反映了这个阶段的历史人文政治军事,我现在的信封起码能值几十万。

有很多人都有收集信封的能力,有这个可能的很多,但他没动机,失去机会了。就是说当你有可能、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有动机,没有动机就没戏了。反过来,当没有可能、你有能力,你有动机的时候,你会出事。因为你虽然有这能力,有这动机,但是没有这个可能。比如你有做董事长的能力,你有这动机,那刚选完了已经有董事长了,你要想做董事长,会是怎么样?还有就是搞对象,你有这动机,你有这能力,但她已经名花有主了,没这可能,你要愣整啥?就是说你再有能力有动机,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不要做。再一个就是有可能、有动机,没有能力的事,你也不要整。

龙商网&超市周刊:一个企业一定要处理好这六个字、三个词,讲得非常真实。您就是厚厚的一本书!说到书,听说您爱看书,我看您办公室也放着一些书。

曹和平:我是个杂家,确实爱看书。小的时候就不务正业,很小的时候就把《红楼梦》看了。第一本书看的是《铁木前传》,第二本书是《儒林外史》。

龙商网&超市周刊:您看《红楼梦》时多大?

曹和平:好像是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当时好多字不认识。字典上都没有。

龙商网&超市周刊:这个咱俩可以聊聊。我小时候上学晚,那时我就自己看,包括《红楼梦》。您说的这种感觉我特别能体会,好多字都不认识,有的还是竖版的,连蒙带猜,就这么着也认识不少字,也是一种享受。您平时还有什么爱好吗?

曹和平:我一直也没啥,我们那一代人也没啥。有时也练练字。

龙商网&超市周刊:下一步欧亚的发展您有什么规划吗?

曹和平:三星战略是一以贯之的,现在我们才走到中三星,还有大三星。大三星在未来发展中也是很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方向的。企业的发展最后一定是和社会互动的。

不能超力,我们提出量力而行,尽力而行,超力而行。就是说三力:量力、尽力、超力。就像田径运动会,百米赛跑,你一定要尽力。你不尽力的话,你还在那“量力”就不行了。你跑马拉松,你一定要量力,不在于你起跑的精彩,也不在于哪圈的精彩,而在于你最后的精彩。在什么时候超力?你举重的时候爆发力出来,那绿灯一亮就是冠军了,超力一定是阶段性的。

龙商网&超市周刊:机会性的东西你又能够掌控的了的时候,就需要超快速完成。跟您交谈,感觉您既是一个战略家,又是一个思想家,又是对人性有深入洞察的社会学家,同时还是一个谋略家。我顺便问一下您刚才说的“人不能太明白”,怎么来解读?

曹和平:就是说你不能以你的观点来看人,你要认认真真,首先要认真考虑每个人行为的合理性,那么你不知道它的合理性在哪,这不就糊涂吗?

龙商网&超市周刊:您这比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又高了一个境界。

曹和平:就是说有的时候你要从战略上思考,从战略上思考的时候有些战术认为是对的,但在攻略层面他就站不住脚。那么有的是战术上的一种应对,就是局部的。有的是攻略上的应对,那就是一个行为。那你的战略思考一定要看得远,战术上的思考一定要相对具体,攻略上的思考一定要精准。(作者:高建成 赖章平)

自动测量仪

影像测量测试仪

上海影像仪官方

自动测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