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业绩增长放缓,合规风险频现:江苏银行夏平为何能超长任职?-江苏银行货款手续费是多少

频道:基金定投 日期: 浏览:0

文|商小树

出品|华祥名财经社

得益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天时地利人和,近年来,我国城商行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增长速度在一众银行中非常耀眼,在这当中,““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江苏银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银行实现净利253.86亿元,增幅28.90%,位列所有上市城商行第一位。不过,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江苏银行光鲜基本面的背后,似乎仍然暗藏隐忧。随着传统存贷款业务竞争压力加剧和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江苏银行依赖对公业务“增收”、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乏力、资本充足率较低,合规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逐渐跃然于纸上。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银行董事长夏平任职已长达10年之久,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延续原银保监会的政策要求,已经违反了监管规定而引发质疑和议论。

1

日前,江苏银行发布2023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83%;不良率降至0.92%,创历史新低;资产总额3.19万亿元,成为国内第二家规模超3万亿的城商行,综合业绩表现继续处于行业头部水平。①

不过,虽然江苏银行的业绩增速仍然维持在行业头部的水平,但拉长时间维度来看,业绩增长放缓的势头已经较为明显。

举例来看,一季度江苏银行交出同比10.35%的增速,创下了近4年以来的单季度新低,而24.83%的净利润增速虽然依旧可圈可点,但相对于2022年的28.9%,也是有较为明显的回落。

不过,在企业及居民信贷利率持续走低,息差收窄致使银行业整体利息净收入下滑的大背景下,江苏银行的业绩放缓似乎还不值得过度“苛责”。数据显示,32家上市银行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若按照平均计算,42家上市银行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平均同比增速为3.56%,去年同期的数值为6.52%。②

拆解江苏银行的营收结构可以发现,投资收益依然是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而公司一直以来投入大量资源经营的财富管理业务,表现却似乎难以服众。

一季报数据显示,江苏银行在今年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30.12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2.4%,在上市城商行中,这一投资收益数额仅次于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位居行业前三位。

不过,在投资业务进展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江苏银行在零售贷款和财富管理业务等层面,却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

自2020年以来,财富管理业务一直是上市银行角力的重点领域。对于城商行而言,财富管理业务无疑也是其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粘性,提升盈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的重要方式。借助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缘经济优势和强大的资源禀赋,财富管理业务和小微信贷一起,被外界视为驱动江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飞轮”之一。

不过,江苏银行在财富管理上业务上的表现却并不稳定。

举例来看,2021年全年,江苏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40%,而到了2022年,江苏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2.52亿元,同比转为下滑16.53%,2023一季度,江苏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继续下滑16.64%,考虑到江苏银行手续费收入中代理类收入占比较高(2022 年占比为68.11%),可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其财富管理业务整体承压的态势十分明显。③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上拥有较为可观的资源禀赋,根据某券商发布的研报显示,江苏银行零售AUM规模继续处于城商行前列,手机银行客户数超过1600万户,月活跃客户数近550万户,坐拥庞大而优质的客户群体,江苏银行却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屡屡交出倒退的答卷,一方面说明了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业务收入的不稳定,而另一方面也在表明江苏银行需要在客户引流、转化与沉淀方面下一番功夫。

与江苏银行有着相似困境的还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等以中间业务见长的企业。多家银行在一季报中表示,非息收入下滑主要因客户投资理财风险偏好下降,导致理财、代销方面的手续费收入减少。

2

除了财富管理业务增长较为乏力之外,“信贷高度依赖对公”是困扰在江苏银行身上的另一个标签。

数据统计显示,多年来,对公业务一直是江苏银行的“强项”之一。截至2022年末,江苏银行对公存款余额8822亿元,较2021年末基本持平;对公贷款余额854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7.74%。事实上,江苏银行对公贷款业务堪称“会下金蛋的鸡”,其增速自2020年之后一直保持在10%以上。④

相比之下,江苏银行在个人零售业务上的表现明显缺乏连续性。举例来看,截至2022年末,江苏银行零售存款余额5552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1.21%,零售贷款余额6045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7.67%。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的零售贷款为6105.31亿,占总贷款比重36.29%,增速却由2022年的7.67%降至不足1%。⑤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个人零售业务市场空间大,周期性较弱,收益和不良率相对对公业务往往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上市银行而言,近年来集体发力“零售转型”的目标和价值也在于此。作为行业头部选手的江苏银行自然也深谙这个道理。

不过,在中小城商行纷纷抓住疫情背景下带来的数字金融发展契机而大力拓展零售业务时,江苏银行的数据表明其动作还不够“快”,且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此同时,WTO过渡期的结束也让外资银行的竞争与挑战压力也如影随形,长此以往,靠一条腿走路的江苏银行恐怕将会面临“船大难掉头”的困境。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这个概念十分重要,是衡量商业银行自有现金流最重要的指标。相对于其他城商行,江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并不占据优势。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江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3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8%。⑥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同花顺统计的17家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4位,远远落后于瑞丰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沪农商行等竞争对手。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近年来经营规模的增长和业务的扩张,江苏银行对资本的消耗较为明显,2019年和2020年,江苏银行就曾分别以发行可转债和配股的形式募资200亿和148.03亿用来补充资本金。

不过,时至今日,江苏银行历经多轮“大补”之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仍旧在低位徘徊,在自身欠缺“造血”动能,且高比例分红不断稀释其现金储备的背景下,公司将通过何种手段纾解资本补充压力,成为了一道现实难题。

3

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发生违法违规案件,给整个行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叠加内外部环境变化,整个行业的合规管理压力不断攀升,在这样的氛围下,昔日的“优等生”江苏银行似乎也难以独善其身。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江苏银行就曾多次因为金融违规被遭到监管部门处罚,仅2022年就连收16张罚单,并多次被监管点名。⑦

举例来看,2022年1月26日,江苏银行北京分行因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未及时备案、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央行营业管理部给予警告并罚款124万元,相关负责人被罚款4.1万元。

2022年6月1日,北京银保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江苏银行北京望京支行因个人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北京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给予40万元处罚。

2023年2月6日,央行对外公布的“银罚决字【2023】1号罚单显示,江苏银行被央行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2元以及罚款773.6万元的行政处罚。根据央行网站公布的信息,江苏银行共有9项违法行为,主要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流通人民币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国库科目设置和使用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对金融产品作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客户投诉率攀升:涉暴力催收、诱导理财等。

而在多次“以身试法”触犯监管红线的同时,江苏银行客诉较多的状况也迟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黑猫投诉平台信息显示,共有超千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江苏银行,客户投诉内容涉及诱导买理财、疑似违规催收、强行办理业务等内容。

(截图来自于黑猫投诉官网)

银行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的基石。近年来,对银行业和金融行业的监管不断加强。在行业告别片面追求发展规模,迎接“全面监管、严格监管”的新局面下,江苏银行的当务之急或自然是加强内部合规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强金融品牌建设和维护,对客户投诉和反馈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江苏银行作为上市企业,亟待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利用社会力量来监督经营行为;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进一步推进自律建设,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长此以往,江苏银行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提升在客户中的信誉和社会地位,提高经营效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4

今年以来,从大行到城商行,银行高管密集传来人事变动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纷纷“换血”以实现年轻化发展的同时,江苏银行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夏平任职却已在岗超过十年时间。

1963年出生的夏平,堪称是扎根于江苏金融系统的一员老将,从业经验十分丰富。2009年5月,夏平任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同年2月,夏平任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自2013年3月离任南京银行行长一职后,夏平赴任江苏银行担任董事长一位,迄今已经十年之久。

(图片来源于江苏银行2022年年报)

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在2019年12月印发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对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严格实行轮岗要求,其中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对于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的定义,指导意见也做了清晰的表述,比如在各方面有重要影响力的各级管理层成员、内设部门负责人和重点业务岗位员工等。⑧

(截图来自于券商中国)

其中,各级机构管理层中的存量问题原则上于2020年底前、各级机构内设部门负责人中的存量问题原则上于2021年底前清理完毕,其他存量问题应合理安排时限,避免集中到2022年清理。”也就是说,按照文件的有关规定,任职回避的存量问题最迟要在2022年底前清理完毕。

据此计算,夏平作为江苏银行董事长已履职长达10年多,违背了原银保监会指导意见中关于关键人员7年轮岗期限的要求;即便是按照指导意见中关于“存量问题处置的宽限期截止到2022年底前清理完成”的这一要求来看,江苏银行董事长的超长期任职似乎也不符合相关规定。

那么,江苏银行究竟是否通过某种特殊手段,合法合规的规避了上述7年轮岗期限的要求?在其他城商行纷纷进行人事调整,“新面孔”加速补位的背景下,董事长“超长服役”是否又会影响公司年轻化发展的进程?对于这些问题,外界似乎仍然不得而知。

纵观行业全局来看,银行系统之所以在近年来进行了高频率的人事调整,其实也是整个变化的市场大环境下,企业必须做出的改变。而作为江苏银行这样具有一定体量和规模的企业,尤其需要重视这一发展趋势。

毕竟,在监管体制改革不断优化的今天,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层究竟是“稳”还是“动”,往往会对一家公司的发展理念、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产生影响,最终会表现在公司业务重点与方向、发展模式、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变化。从此角度来看,即便是董事长超长服役符合相关规定,但已渐渐迫近“中年危机”的江苏银行或许也将迎来新一轮考验。

注:

①2023.5.4,金台资讯,《江苏银行发布2023年一季报: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 不良率创历史新低》

②2023.5.5,新浪财经,《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整体增长 部分银行营收“缩水”》

③2023.4.26,新浪财经,《江苏银行2022年净利253.86亿元 增幅28.90%位列上市行第一》

④2023.4.28,深水财经社,《江苏银行的2022年,积跬步方致千里》

⑤2023.5.26,市值观察,《江苏银行,有点慢了》

⑥2023.5.19,每日经济新闻,《江苏银行: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行资本充足率为12.38%》

⑦2023.5.26,一视财经,《3万亿江苏银行守“王座”:风控告急、增长动能存疑》

⑧2023.6.21,铑枪,《江苏银行董事长夏平10年任职时长遭质疑 行长助理9年薪酬超2156万》

光学影像

影像式测量仪

影像仪

光学影像量测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