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详述自1970年以来野生动物数量减少68%的情况-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频道:基金理财 日期: 浏览:0

据外媒报道,人类活动正在给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的一份新报告揭示了迄今为止的破坏程度。

该报告借鉴了对世界各地物种数量的广泛分析,揭示了1970年至2016年间脊椎动物物种数量平均减少了68%,作者将这种下降描述为“灾难性的”。

这些可怕的启示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生命力报告》,该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通过该组织所谓的“地球生命力指数”指数来追踪全球生物多样性。这一指标由伦敦动物学会(ZSL)提供,基于4000多个来源的数据,提供了全球近21000种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种群的平均数量变化。

今年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揭示了自1970年以来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了60%。2016年的版本警告说,由于人类活动,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野生动物可能会在2020年消失,这在今天看来特别有预见性。

“地球生命力指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全面的衡量标准之一,”ZSL保护总监Andrew Terry博士说。“过去50年平均下降68%是灾难性的,也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破坏的明确证据。如果不做任何改变,种群无疑会继续下降,将野生动物推向灭绝,并威胁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但我们也知道,保护工作是有效的,物种是可以从边缘地带恢复过来的。有了承诺、投资和专业知识,这些趋势是可以扭转的。”

根据报告,这些损失可归因于砍伐森林和不可持续的农业所驱动的环境破坏,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对一些物种的打击比其他物种更严重。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东部低地大猩猩就是一个受严重影响种群的例子,1994年至2015年期间,估计下降了87%,主要原因是非法狩猎。

生活在淡水栖息地的种群是所有生物群落中下降最急剧的,1970年至2016年期间下降了84%,相当于每年损失4%。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生活在长江中的中华鲟产卵种群的下降,在1982年至2015年期间下降了97%。

“《2020地球生命力报告》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日益破坏不仅对野生动物种群,而且对人类健康和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总干事Marco Lambertini说。“我们不能忽视这些证据--这些野生动物物种数量的严重下降,表明大自然正在解体,我们的地球正在闪烁着系统失灵的红色预警信号。从海洋和河流中的鱼类到在我们农业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蜜蜂,野生动物的减少直接影响着数十亿人的营养、粮食安全和生计。”

完整的《2020地球生命力报告》可以在这里在线查阅。

测量仪器 上海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三次元影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