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世界睡眠日|山东省立三院:常用的安眠药物有这两大类-杭州天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频道:财经资讯 日期: 浏览: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小蒙 实习生 李梦涵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拥有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保证。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意味着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治疗失眠的方式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在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往往需要安眠药物的帮助,常用的安眠药物有哪些?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吃药时有哪些具体的原则呢?

目前最常用的安眠药物有两大类:

苯二氮卓类

主要包括xx唑仑和xx西泮两类药物,例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咪达唑仑,劳拉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等。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老年人应用时,尤其要注意药物的肌松作用和跌倒风险。

非苯二氮卓类

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这类药物相较苯二氮卓类药物,优势在于起效快、半衰期短、次日残余效应低,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较低,治疗失眠相对安全、有效,是目前临床首选的药物。

除了这两类,其他安眠药物还包括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面对种类繁杂的安眠药,通常我们需要根据失眠的不同类型来合理选择安眠药。

入睡困难者(入睡超过30分钟)

可选用诱导入睡作用快速起效、半衰期短的药物。比如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等,服用后可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没有“宿醉”感。

睡眠维持障碍者(整夜觉醒次数超过2次)

可选用中短效药物,如劳拉西泮、硝西泮、阿普唑仑等,服用后能加深慢波睡眠并缩短入睡时间。

早醒、睡程短的失眠者

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以延长总的睡眠时间。

其实,长期服用安眠药有很多副作用,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有很多患者因担心成瘾惧怕吃安眠药,如何更加安全的使用安眠药,一般需要遵从以下3个原则:

个体化用药,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老年人的用药量,一般应用常规剂量的1/2以下,因为药物在老年人的体内半衰期延长,通常长效安眠药物不能首先考虑。

短期用药

一般连续用药不超过3-4周,否则部分患者容易出现疗效下降或者产生依赖。根据病情需要也可选择2 种有效的药物定期交替使用,能够持续改善症状。

间歇给药,按需给药

间歇给药即每周选择数晚服药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推荐间歇给药的频率为每周3-5次。具体哪一晚给药更合适,应由患者根据睡眠需求“按需”服用,比如说患者次日有重要工作或事务时,可在前一晚上睡前服用。

温馨提示:酒精不能用于治疗失眠。另外,安眠药是一种纳入特殊管理的药品,大多数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必须在专业医生经过神经、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评估后方可使用,切勿随便用药。

更多用药问题,可在线咨询,药师为您解答。

光学影像量测仪

影像仪测量

OGP影像测量仪

3d光学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