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晓松有个言论,盘口下的比赛,包括绝杀,都是博彩公司刻意操纵的结果,如果假球放开了的话,巴西可以拿到绝大多数的冠军。
今天就来聊聊假球这个话题。
先请大家判断以下三种情况是否属于假球:第一,黑哨。比如韩国干翻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比赛,那是业界天花板,至今应该无人超越;第二,默契球。比如04年欧洲杯,北欧双雄联手做掉意大利;第三,盘外招。比如日本来中国比赛,球迷们不辞辛苦彻夜游荡在酒店外,兢兢业业地放鞭炮。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第四种情况,博彩公司操纵球员、教练、裁判,甚至足协,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利益。这种情况当然无论如何都是彻头彻尾的假球,不过咱们想讨论的是,这是可能的吗?
先说动机。那么博彩公司有动机吗?也许有,但很弱。
首先博彩公司的盈利来自于投注和返奖金额之间的差值,可以理解为抽水,比如有些国家规定博彩公司返奖率不能低于70%,而由于竞争激烈,实际返奖率水平一般达到了85%,远远超出了下限。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博彩公司的盈利基本上是不会有太大变动的,开盘的比赛越多越多越趋于均衡。换句话说博彩公司根本不在乎谁是比赛的胜利者,他们的收益主要取决于投注总额及返奖率。所以,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那就是信息数据,统计赔率变动,下注金额等等,因此从盈利模式上看,根本没有操纵比赛打假球的动机。
我们再说一下成本,其实博彩公司相对球迷来说,可能更害怕假球,因为成本巨大,很多人都知道博彩公司最大的财富就是牌照以及球迷对它的信任,如果操作比赛被发现,首先就会被消费者抛弃,大大减少投注额,不仅损失收益,还会被没收牌照,这些不确定性导致运营成本高度不可控,进一步削弱了操控比赛的动力。
所以博彩公司既没有动机,也没有动力去搞操控比赛这种破事儿。
2003年,澳彩曾针对甲A开盘,诡异盘口层出不穷,尤其是当年四川冠城与陕西国力的比赛,导致其在收入和公信力方面受到了沉重打击,以至于06年的时候呢,就全面停止了中超盘路——当然了,他们也不开韩国脸色的盘口。
也就是说,其实博彩公司如果开盘不规范的联赛,反而会被球员操控,成为受害者。
因此,为了防止比赛被操控,在博彩公司之间,以及博彩公司与俱乐部之间,会持续地进行信息交流,比如共享投注黑名单,与俱乐部保持快速信息通道等等。
1999年,前曼联队长基恩因为伤病,在家休息看比赛,顺手就根据电视上的电话投了一注,第2天就被主教练福格森劈头盖脸一顿痛批,说,你居然干这种事!作为职业球员不能赌球不知道吗?所以出卖基因的人是谁呢?正是博彩公司啊!
说到底,球迷下注时,博弈的对象并非博彩公司,而是购买不同结果的球迷之间互相博弈,所以更有作案动机的,往往是投注者,而非博彩公司!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有人相信阴谋论呢?首先阴谋论者似乎天生且自恋的需要表现自己的不同,希望别人认为他们有能力洞察事情幕后的真相,或是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稀缺信息;其次除了把世界杯阴谋论当做一个谈资以外,更多球迷会把它当成一种自己输钱的理由。
说了这么多,大家还是安心地欣赏足球。博彩公司虽然不操控比赛,但你仍然猜不到充满随机的比赛结果,想靠赌球挣钱?还是放弃这个幻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