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导读】
根据数据显示,珠宝行业在全球每年有3000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市场则高达5000亿人民币。但以Tiffany、周大福为代表的传统珠宝品牌,近年业绩不断下滑,而以潘多拉为代表的时尚珠宝品牌则增长。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产品体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珠宝品牌。
而由知名媒体人王洁明于2015年初创办的心有灵犀(产品英文名TOTWOO),在时尚珠宝的基础上增加了可穿戴技术,成为全球第一个时尚智能珠宝品牌,一上市就受到了行业关注,短短时间内国内外专业大奖拿到手软,更是获得千万融资。
作为一个创新品类,TOTWOO的产品原点是什么?为什么能迅速崛起?未来究竟能走多远?以下是新消费内参(ID:cychuangye)根据对心有灵犀创始人王洁明的专访,整理的口述内容。
最跨界的传媒人要做万物互联的珠宝
我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新华社,记者、编辑、广告、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做过,中间还作为新华社驻北欧记者在瑞典工作了3年。
2010年加入了VIVA无线新媒体,先后任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总裁。VIVA是一家国内领先的无线新媒体和数字出版公司,在手机杂志运营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去年3月底,跟博鳌亚洲论坛的合作结束后,我就正式从VIVA离职了。
我前前后后做了十几年的媒体,中间也参与了电商、娱乐营销、时尚等领域的很多项目,还做过体育经纪和演唱会。这些跨界经历,对我后来选择消费品领域,做智能珠宝有很大的影响。
“心有灵犀”创始人王洁明、Marco
第一,多年来,我给很多品牌做了很多报道、营销和推广,所以一直有一个情节,想自己从零开始,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
第二,在VIVA的经历让我感受到移动互联网在短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世界的魔力。周鸿祎是VIVA的投资人之一,他曾经说过下一个浪潮是万物互联,我也对此很感兴趣,一直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第三,在VIVA那几年,跟时尚圈走得很近,发现时尚圈和互联网之间隔着鸿沟,互联网不懂时尚,时尚也不懂互联网,所以我一直在琢磨,是否有机会利用互联网做一个全新的时尚品牌 。
其实早在2007年的时候,我曾经帮瑞典的一家叫Single Ring的公司做中国推广,他们的产品就是“单身戒指”。每个戒指都有一个密码,消费者买了以后,在网上输入这个密码,所有戴这个戒指的人,都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单身青年的社交社区了。这个产品当时在年轻用户里非常受欢迎。
很多做社交的公司,前期要砸很多钱去吸引用户,但Single Ring直接通过戒指这个媒介,反过来让目标客户掏钱,然后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独特门槛和气质的社区。其实这就是万物互联其中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从那开始我就一直在琢磨这个事。
不做有首饰外壳的智能穿戴,做“最懂女人心”的时尚智能珠宝
2014年可穿戴设备开始兴起,那时候手环非常热,资本都进来了。但我坚信手环一定是阶段性的产品。因为人身上原本没这个东西,“智能”所赋予的让用户戴上的理由不够强。
反而是珠宝首饰,是亘古不变的刚性需求,不需要去做用户教育。根据行业数据,中国一年有5000亿的市场,全球加起来则是3000多亿美金,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如果在原有产品体验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智能科技,让它的体验升级,可能对原有产品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定是符合珠宝特性的原有产品体验的升级,而不是生硬的放一些智能功能进去,否则人们为什么不直接用智能手机呢?
我做了一下行业调查,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人把智能跟珠宝连在一起。而美国有几个公司刚开始做,还在众筹阶段。其中一个做智能戒指的,在戒指上面加了来电提醒的功能,刚拿完100万美金的天使轮,它后来又拿了500万美元的A轮。
当时手环公司则已开始和时尚公司合作了,比如Missfit和施华洛世奇合作,Fitbit和Tory Burch合作。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他们的产品,就是运动手环上面加了一层金属壳,把两个产品简单粗暴的结合在一起,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因为这两个产品的应用场景完全不一样,比如说手环都是用橡胶硅胶做的,就是为了在运动的时候无感,吸汗,不适合用珠宝材质。此外,手环一般有睡眠监测功能,但人睡觉的时候都不会戴珠宝首饰。
综合种种因素考虑,我最终想要呈现的产品,一定是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产品一定不是“运动手环“的珠宝版,而是在珠宝的基础上,围绕着珠宝的属性去增加一些功能。
第二,作为一个跨界创新产品,一定要能大规模生产,而且未来能持续迭代。所以产品一定要简单,能通过可控的元件和原理实现,否则会碰到很多问题。
于是我先选择在全球现有的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里做选择并优化。
首先,我把所有跟运动手环相关的功能全部砍掉,只把计步功能留下了。
因为大部分人对可穿戴的第一印象是能计步,而且走路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能燃烧卡路里,保留计步功能可以让人觉得每天的走路是有价值的。
其次,我加入了“久坐提醒”功能。
设置完时间,珠宝就会在你坐得太久时闪光振动告诉你该动一动了,很多职业女性都非常喜欢这个功能。
最后,考虑到核心客户是女性,我在首系列产品里加了一个紫外线传感器进去。
用户可以随时知道紫外线的强度,需不需要擦防晒霜。
跟健康相关的功能我就只做到这儿了,因为我发现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的结合比运动更不靠谱。包括心率在内的很多数据都不准确,意义不大。
第三,产品里一定要把“爱”作为核心表现元素。特殊象征意义是珠宝除外观和材质以外的核心价值,这其中“爱”是最重要的元素。所以首期加入了“心有灵犀”这个功能。通过科技的手段把这些象征意义表达出来,让用户有一个真实的体验感。
我们在首饰里加入闪光和震动的体验,通过APP把两个首饰连接成好友,敲击一个首饰,另外一个首饰就会闪光震动。
这样,通过珠宝,把两个爱人连接在一起。当你的首饰在闪光震动,你知道是对方发送了一个信息,代表他在想你,你可以回应,让对方的首饰也闪光震动。两个人之间的爱,可以用一种很简单的方式通过珠宝被感知,这种感觉非常微妙而奇特。
这里面还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有一个用户买了我们的珠宝送给她母亲。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母女俩都这么潮么?后来回访以后才知道,原来她爸爸刚去世,她希望妈妈每次感受到项链的闪光振动,就知道是北京的女儿在惦记她。那瞬间,作为产品的创始人,我特别的感动和自豪。
现在这个功能又优化了,“心有灵犀”的一方可以不用首饰,直接通过手机APP或者智能手表,和另一方的TOTWOO珠宝互联。
第四,我们把珠宝的另一个关键元素“幸运”也用科技表达了。现在很多人喜欢看星座,星座里有幸运宝石一说,我们在产品里也加入了“幸运”元素。
“幸运”是一种感知力,怎么才能让用户感受到呢。我们找了一个星座达人合作。每个人每天的星座运势不一样,运势达到五星的时候,首饰就会闪光。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早上出门的时候,首饰突然闪光振动了,你就知道今天是你的Lucky day,一切都会很顺利,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一种正能量。
在星座运势的基础上,我们又找了一个香港专门研究易经的达人,请他做了64根签,签文都是跟姻缘有关。用户摇一摇首饰,就能翻出一个签文,看看今天的姻缘怎么样。
我们是做全球市场的,考虑到老外不懂易经,我们就做了一个Yes or No,类似扔硬币的功能。当你不知道该不该跟这个男人约会,你就摇一下,让天意告诉你,Yes or No。
这些功能用科技男的眼光来看也许都不够“智能”,但恰恰是珠宝的本性,也切中了女性消费心理
做跨界产品必须追求细节,做时尚产品必须起手就是国际
至此,产品的原型已经出来了。这是一个把科技融入珠宝的时尚产品,不是传统意义的智能穿戴产品。
我还发现这个领域国外也才刚刚开始,所以我认定它可以做成一个全球领先的产品,能做全球市场!所以,我们品牌基因上必须有面向全球的时尚感,团队里必须有非常懂珠宝和时尚的人。
心有灵犀联合创始人Marco
中国的时尚基因还是很薄弱,所以我希望找一个海外的设计师。后来通过一个米兰时装周朋友的介绍,认识了我现在的合伙人Marco。
Marco是意大利人,珠宝世家出身,除了经营家族的珠宝生意以外,自己独创了一个珠宝品牌,拿过很多珠宝设计国际大奖,还很懂生意。
他听说我想做的事非常惊喜,见面以后聊的很投机,他觉得这会是珠宝行业的重大突破,所以非常愿意一起做这个产品。
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设计,然后小范围测试。
Marco第一批设计了3种不同风格的产品,分别是中性的,古典的和更加女性化的。设计出来以后就去做测试。
我认识很多时尚圈的朋友,找了一些知名时尚杂志的主编们,还有知名主持人李艾,大家都很喜欢。后来又找了一群85后90后女孩,产品也很受欢迎。说明颜值这一关过了,能被认可。
我和Marco商量了一下,一起给新品牌取名叫TOTWOO,公司则叫心有灵犀。
TOTWOO的TO代表连接,TWO代表人和首饰,最后的O代表惊喜和圆满,寓意就是戴了TOTWOO以后,人和珠宝之间有了心与芯的连接,与你心有灵犀,让你爱有感应。
我们希望塑造万物互联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时尚生活方式,每个追求“从心而美”的女孩子都拥有一枚“懂人心”的珠宝。
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整合珠宝供应链和智能硬件供应链,把产品做出来。它的关键是要把科技全藏在珠宝里。
首先要实现闪光振动的感应。闪光比较容易,内置小型Led灯就行了,但振动需要找到非常小的马达嵌在首饰里,我们找了很多供应商都做不到,后来把一个供应商的老板变成我们的团队成员,全身心地去做这个事情才解决。
闪光和振动都需要有电池支持,放到珠宝里很小又得稳定续航还得强,也是费了很多周折。最后一个前苹果公司的朋友给我介绍了一家电池厂,是苹果和三星的供应商,恰好可提供这样的小电池。
元件都搞定了,剩下的就是硬件供应链跟珠宝供应链的磨合。我希望做的产品,所有科技都被隐藏起来,是原汁原味的珠宝感觉。
前期做了大量的测试,打样,样品出来了有问题再调整,反反复复的打磨,还包括app的开发。从去年4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才做出来第一批样品,前后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如果算上前期的调研就得有一年了。
去年10月份,我们在米兰开了发布会,我们是行业里第一家在国外开新品发布会的公司,更是全球第一个时尚智能珠宝的发布。
我们希望产品直接接受国际时尚界的检验,结果发布会一片叫好,大获成功,有一个意大利博主和我激动地说:“珠宝从此活了!”。这个发布会是目前为止最让我难忘的事情。
发布会后一个月,我们获得了意中基金会2015年度“中国奖”,这个基金会是意大利政商界知名人士组成的,每年会专业评选意大利和中国当年最杰出的公司和个人。
之前获奖的都是PRADA,MAXMARA,法拉利这样的顶级时尚企业。2014年获奖的企业是微信,2015年则是我们。我们这时候才成立半年多,是十年来获奖企业里最年轻的一个。
回国以后,我们又获得了芭莎珠宝2015年度“最具未来创意珠宝奖”。之后半年我们还赢得了亚洲消费电子展(CES)最佳初创项目,正和岛全球创新大赛冠军等。
去年年底,我们在官网上做了第一轮预售,也可以说是公测,反馈不错。今年5月份开始正式量产,7月份正式销售,除了自有的渠道,电商平台里选择了跟“一条”合作。我们上线以后,很快就成为了时尚珠宝品类里的第一名。
这给了我们团队很大的信心,因为这是第一次原价销售,客单价都在一两千,不算低了。而且几乎没有售后问题,各种好评。
它最大的意义是告诉你,只要把品牌和产品阐述清楚了,一定会受到目标客户的接受和肯定,这就是最重要的小规模验证。
越传统的行业,越可能诞生新品牌乃至新品类
5月份的时候,我们开始在海外做营销,在欧美最知名的时尚搭配平台POLY VORE发起了一个比赛,用TOTWOO搭配你的生活,上传图片,赢者赠送一个我们的产品。
因为每个发图片上传分享的都必须是自己找单品放在一起的搭配图,耗时又考验搭配功力。结果第一次比赛就有400多人参加,这是非POLY VORE官方发起的比赛里最好的结果,一般只有国际大品牌才有这样的号召力。
由此作为一个起点,仅仅3个月的时间,我们在POLY VORE上的粉丝互动率,已经超过了H&M,施华洛世奇以及很多在POLY VORE上入驻了五六年的大品牌。我们前后获得了POLY VORE官方颁布的最佳搭配奖多达12次。
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投入研发,打磨供应链,打磨产品,用国际思维和互联网方式做一个全新时尚品牌。
产品正式试销才几个月,就已经做了几百万元的销售,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我们还拿到了蝙蝠资本,疆域基金、仁远资本等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除了已经进驻主流的电商渠道,我们现在还在线下设了体验点。在意大利全球知名的时尚潮流店10 CORS COMO的北京和上海店都已经能买到我们的产品。
要说一下的是,完全用另一个模式做珠宝的丹麦时尚珠宝品牌潘多拉,在2015年不仅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珠宝公司,而且增速超过了ZARA母公司和ADIDAS,成为全球时尚奢侈品领域发展最快公司。这充分说明,珠宝业的新消费升级大有可为。
我们明年主要有两个计划,一个是增加SKU,推出不同的设计风格,深化产品功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第二个就是,开始在营销和渠道上发力,去触达更多的国内外消费人群!
the end
新消费内参(ID:cychuangye)点评:
1 三年前的智能硬件浪潮遭遇了滑铁卢,投资人现在对智能硬件都避之不急。就像心有灵犀创始人所说,中国智能硬件本质是没有回到消费品的本质,所以智能硬件核心不是智能,而是看到底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从心有灵犀的经历可以看到,用户还是对本土的奢侈类品牌不自信。所以未来中国的新消费品牌,在团队背景上可以更多元化,可以借助国外的认可,再回归到国内做推广。
3 一个产品的需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小步快跑,这个需求的迭代需要很长时间。当需求非常明确的时候,又可能面临供应链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这个过程中,品牌创业者到底是妥协还是继续追求自己想做的产品,是品牌创业者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