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6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的四成,如何提供更高质量养老服务?-老年基金会

频道:保险知识 日期: 浏览:0

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长宁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已有四成,如何结合各方资源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5月23日,由中共长宁区委组织部指导,中共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党组主办的“绘就养老党建同心圆,助力区域经济民生新发展”主题活动在长宁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该活动也是长宁区“凝聚力工程30年30讲”系列活动之一。

5月23日,“绘就养老党建同心圆,助力区域经济民生新发展”主题活动在长宁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供图

现场,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娄国剑为上海市首批高级技师“丁哲琴工作室”授牌。一个月前,上海市首批21名高级技师诞生,来自“同心圆”单位的长宁区社会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主管丁哲琴摘得一席。2011年丁哲琴担任长宁区社会福利院护理部主管时,便主动上前,给护理员们不时开展老人护理培训、现场指导,多年来,她关心护理员们能不能规范地给老人翻身、擦浴、更换尿布等,也关心护理员能不能节力、照顾好自己,“多带好一位护理员,就是多保护好一批老人。”丁哲琴说。工作室成立后,她将通过名师带教方式,进一步推动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提升。

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长宁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3.11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的40.2%;8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3.92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比重的17%,在全市排名前列。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区)。

近年来,在长宁区委组织部、上海市民政局的指导下,长宁区民政局党组积极搭建区养老服务行业党建“同心圆”。今年,区民政局将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党建“同心圆”提质扩容,以党的建设为圆心,放大行业党建“凝聚效应”;以多元融合为半径,放大行业资源“整合效应”;以服务赋能为弧线,放大行业发展“磁场效应”;合力保障民生福祉、促进产业联动、助力社会公益。随着区养老服务行业党建“同心圆”快闪视频的发布,“同心圆”焕新升级,展示了其新伙伴、新阵地、新模式的特色。

现场活动见证了“同心圆朋友圈”的进一步深化扩大。长宁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社会工作党委书记陆敏为万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祝华颁发2023年度“同心圆”召集人聘书,今年,“同心圆”将在召集人带领下,持续开展“申宁养老”讲堂等系列活动;在长宁区养老服务行业党建“同心圆”成员单位助力养老事业发展公益签约环节,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以“关注食品安全,助力养老公益”为主题,签订协作备忘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党支部与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共同签订“同心圆”党建共建协议,围绕养老公益、医养结合开展签约协作。

5月23日,长宁养老赋能“楼门口”服务体系——养老“颐小时”发布。

长宁养老赋能“楼门口”服务体系——养老“颐小时”也在现场发布。这一新服务将利用“午间一小时”等时间段,不定期将养老政策宣传、服务资源链接、活动体验展示等“颐小时”服务清单,配送至楼门口白领身边,丰富“楼门口”服务体系内涵,营造更有温度的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民生新发展。

光学测试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光学测试仪

影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