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蒋越
对于少雪的申城而言,腊八节的雪是一场大众狂欢。在瑞雪的影响下,平时不愿出门的人也更愿意出门看看。上海博物馆的四场特展当然值得观看,中国美术馆的“徐悲鸿主题创作展”展现徐悲鸿的油画、国画和素描草稿等,呈现画家的时代精神与爱国情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叶浅予个案研究展”回顾了叶浅予的速写艺术实践与发展。美国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的“中世纪的时间艺术”及英国的“查理一世:国王和收藏家”都值得期待。
上海:
上海博物馆特展
展期:2018年1月11日 - 4月18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目前上海博物馆同时展出4个特展,分别为“山西古代壁画展”、“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欧亚衢地——贵霜王朝的信仰与艺术”和“典雅与狂欢——希腊雅典卫城的珍宝”,无一不是精品。
大航海:第七个预言
展期:2018年1月27日 - 3月13日
地点:香格纳画廊
此次展览,郭熙将以《大航海:第七个预言》带领观众进入大航海的旅行之中。《大航海》是郭熙与张健伶发起,由杭州想象力学实验室支持的长期创作计划。2014年两位艺术家发布了十二个将于海中发生的预言,并于2015年踏上为期86天的环球航海旅行,见证预言的发生。他们将沿途收集的物证和故事带回大陆,在文本-图像-物件的星团中铺展叙事的迷宫。
北京:
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展
展期:2018年1月26日 - 3月4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与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主办,展出馆藏的超过100件徐悲鸿作品,包括油画、国画和素描草稿等,呈现画家的时代精神与爱国情怀。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民族精神”单元展出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愚公移山》、《徯我后》、《巴人汲水》等作品,表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决斗争的意志;“图稿叙事”单元展出徐悲鸿作品的创作草稿,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家国忧思”单元展出徐悲鸿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马》、《狮》、《鹰》等作品及草稿。
“仅仅是速写?”叶浅予个案研究展
展期:2018年1月23日 - 2月25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叶浅予(1907-1995)是中国现代漫画先驱者,1928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成功的漫画杂志《上海漫画》,其长篇漫画作品《王先生》广受欢迎,连载长达10年。建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主任,代表作有漫画《小陈留京外史》、中国画《印度舞》等。为纪念中国漫画家叶浅予诞辰11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了“叶浅予个案研究展”系列,此次将展出馆藏的近180幅速写作品,并配以相关文献、书作等,回顾他的速写艺术实践与发展。
天津:
巨匠之路:法国安格尔博物馆藏品展
展期:2018年1月29日 - 5月10日
地点:天津美术馆
展览将展出法国安格尔博物馆收藏的70件艺术作品,包括法国画家安格尔的素描、版画、油画及草稿作品共45幅,以及25幅安格尔的朋友和追随者等作品。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强调画作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代表作包括《土耳其浴女》、《大宫女》和《泉》。
苏州:
栖·蔡志松2018艺术展
展期:2018年1月24日 - 4月7日
地点: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展览将展出蔡志松的“故国”、“玫瑰”、“云”、“家园”四个系列的作品。“故国”系列是蔡志松于1999年底开始创作的作品,历时16年完成,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融合了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塑造技法,将具象造像与现代材料语言相结合,表达了他对历史与人性的关注。
宁波:
金玉大明:郑和时代的瑰宝
展期:2018年1月23日-4月16日
地点:宁波博物馆
此次展览将展出湖北省博物馆藏梁庄王墓、蕲春县博物馆藏明藩王墓出土的多件金银器与玉器等文物,呈现明代宗藩成员的生活状态、艺术品位和精神世界。此次展出的湖北地区宗藩皇室墓出土珍宝,不仅立体展现了明代藩王生活的各个维度,还折射出明代中国的政治视野、物质生活与文化风貌,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事件对明代海上贸易兴盛和金玉工艺交流的促进作用。
新疆:
云霞霓裳—中原近代服饰绣品展
展期:2018年1月23日-3月15日
地点:新疆哈密博物馆
展览展出的百余件(组)包括云肩、裙裾、上衣、绣帽、枕顶、荷包等,织绣精品由郑州博物馆藏众多绣品中精选而出,其中尤以云肩类绣品数量最多,样式最为多变,时代早至清末、民国,集中展示近现代以来中原地区民间刺绣艺术之美。
英国:
查理一世:国王和收藏家
展期:2018年1月27日 - 4月15日
地点:皇家艺术研究院
此次展览将展出超过100件曾属于查理一世的艺术品,包括绘画、挂毯和雕塑等,大部分展品来自英国皇家收藏信托,还有少量借展自法国卢浮宫和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不论是作为国王还是作为收藏家,查理一世(Charles I)都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位的24年间,他收集了最大规模的英国皇室收藏——约1500幅画作和500件雕塑。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随后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政府将他的收藏品全数出售。尽管查理二世(Charles II)复辟后曾努力收回了其中大部分,但仍有数十件最珍贵的艺术品流散在欧洲各国王室和民间。本次展览中,来自卢浮宫和普拉多博物馆的几件作品均为400年来首次回到英国展出。
美国:
当下与永恒:中世纪的时间艺术
展期:2018年1月26日 - 4月29日
地点: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
此次展览将展出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收藏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手稿,展品来自欧洲多国,尝试探讨中世纪时期的人们对于时间概念的认识,以及如何借助多元工具计算和判断时间。展览围绕与中世纪日历有关的重要事件展开,如圣餐礼、黄金数字(Golden Numbers)、主日字母(Dominical letter)、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改革的罗马历、罗马天主教礼仪年的周期等,呈现中世纪人们确定时间的复杂方法。此外,展览还将审视时间对于当时人们的特殊意义,中世纪时期人们对于死亡过度关注,他们将生前一切视为来世生活的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