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外汇市场与上周预期吻合,美元贬值发挥有效,但美元上升并未持续。一周美元指数从98点两天坚守之后持续下跌至97点,渐行下跌态势明朗,最终收在97.12点,贬值预期成功实施。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是关键因素,两者区间从1.09美元上升到1.12美元,升值1.7%。英镑兑美元汇率虽然从1.29美元上升到1.30美元,但相比较欧元走势英镑升值较滞后。瑞郎兑美元汇率从0.99瑞郎上升到0.97瑞郎,走势较为平缓。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13日元上升到111日元,有过110日元的区间表现。加元兑美元汇率从1.36加元上升到1.35加元,难有的上升小幅度。唯有澳元兑美元汇率稳定在0.74美元水平,澳元基础要素的影响是关键。新西兰元兑美元汇率迂回在0.68-0.69美元之间,不确定性较大。
主要货币表现如下:
1、特式因素再现,美指因祸得福——本周美元指数下跌明显,周初开盘报99.2050点,周末收于97.1180点,整体下跌2.1%;震荡区间在99.2620-97.0800点,振幅2.2%。真实走势偏离于笔者上周预测的区间98.65-100.25点,原因在于特式因素的再现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但其背后原因是否在于为美元贬值进行出乎意料的行为需要关注。周内带来市场震荡的事件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深陷“通俄门”,这也可能使他面临就职四个月以来最大的危机,在“泄密门”事件愈演愈烈之际,投资者越来越担心特朗普可能无法完成任期。在《纽约时报》关于特朗普泄露机密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之后,特朗普今年遭弹劾的几率迅速翻倍至29%。然而另外一方面,美联储内部的加息预期并未如市场一样转为非常悲观,反之依旧表现偏激进。美国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在明尼阿波利斯发表讲话称,她赞成逐步加息,同时支持今年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此外,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周内表示,全球经济正在略微好转,支持美联储采取被动缩表的方式。美联储应当保留未来进行QE的选项,以备需要。
下周的市场将迎来诸多重磅美国经济数据以及5月议息会议的纪要,数据或将整体向好且纪要或将解读偏鹰,同时美联储诸多官员也将发表言论。但另外一方面是美国政治风波预计仍将持续,现阶段的情况市场已经对其诸多关于经济政策的实施关注减弱,特朗普能否顺利的完成任期逐渐变为市场关注焦点。因此,预计下周的美元指数或将有望在低位徘徊,但不排除因美联储方面的激进表态进而提振美元上涨的可能性,因此区间看向96.50-98.70点。
2、欧元反弹加大,信心因素助力——本周欧元兑美元汇率反弹加大,助推美元贬值成效显著,这虽是美元指数的诉求,但也顺应欧元区局面暂时信心助推。全周价格指标在1.09美元到1.12美元之间,欧元上升趋势明朗。其中来自美国负面效应的影响是刺激美元贬值的关键,进而也是形成欧元上升的动力与推力。加之美国近邻巴西动荡局面加重,这也是形成欧元向上的因素之一。巴西总统陷入丑闻,巴西股指重挫9%,巴西金融市场遭受重创,过去一年半来全球表现最好的金融市场之一遭到交易员抛弃。周四雷亚尔汇率暴跌7.54%,股市一度下跌10%后停止交易。巴西2021年到期的欧洲债券创最大跌幅纪录,巴西雷亚尔去年在16种主要货币中涨幅最大,因为巴西总统特梅尔承诺平息政治局势并推进亟需的经济改革。而从欧元区基本面看,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利好因素刺激。即使伴随法国选举的落地,欧元区信心稳定只是暂时现象,毕竟有关合作机制、经济未来以及经济难题等诸多因素是难以消化和解决的。尤其是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处于游离徘徊不定阶段,稳定利率与政策选择的迹象也助力欧元稳定向上。
预计下周欧元上升的空间将继续扩大,因为市场预期短期欧元兑美元汇率或将上升到1.16美元,毕竟美元政治动荡期、财政困境期以及经济波折期明显存在,美元诉求又是贬值凸显,进而欧元有内外环境扶持升值可能。预计区间水平在1.10-1.13美元之间,跌破1.10美元的可能性较小,向上理由较充分。
3、经济表现利好 英镑强势回升——本周英镑兑美元开盘价为1.2886美元,收于1.3028美元,涨幅达1.11%,震荡区间位于1.28865-1.3048美元,振幅为1.42%,周中英镑冲破1.30美元关口,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笔者上周预计区间在1.2780-1.2990美元,整体预测过于悲观,周内在英国经济强势表现以及美国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英镑意外上升突破1.30美元。经济是主要影响因素。自脱欧以来引起的英镑贬值、通胀率不断上升,薪资增长率却不及通胀率增速带来的消费压力,导致英国经济自2017年后一直处于低靡状态,但却意外在特蕾莎梅宣布提前大选后回暖。周内公布的英国4月CPI年率上升2.7%,为2013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调查显示主要受复活节前后机票价格、服装和用电费用成本提高的推动;另公布的英国4月零售物价指数年率上升3.5%,以及4月核心零售物价指数年率上升3.8%,这些均显示即便在高通胀率压力下,消费支出支撑了英国经济,从而也引导英镑回升高点位。另一重要参考数据显示,英国至3月三个月ILO失业率为4.6%,此数据创下40年以来最低点位,充分显示英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强劲。但薪资增速缓慢的现状不容小觑,英国央行卡尼行长预计薪资增长率为2%,但仍不及通胀率已达3%的点位,同低薪资增速已经是近3年以来首次出现,这凸显英国自公投脱欧带来的贬值压力致使英国家庭的生活压力加重。同时在政治方面,每个党派也都提到薪资增长放缓解决方案作为竞选主要议题,在野党工党表现突出,但据调查显示,6月8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所属保守党将不出意外的获得大选胜利。周内英镑震荡另一重要因素,美国特朗普“泄密门”事件,使得美指瞬间跌至97点位,大大助力欧元上升到1.12美元,进而刺激英镑突破1.30美元关口。据视频报道,“泄密门”事件发生后,联邦调查组在对特朗普等相关涉案人员调查时,都得到积极的配合,美指也有回缓。
下周仍需重点关注英国国内经济表现和美国、欧元区政治事件影响。在6月大选前预计英镑将保持在现有点位平稳震荡。未来需要关注美联储加息对美元走势影响,并加大英镑震荡,英镑是否还会继续顺势助力美元贬值而继续上升具有阻力。预计下周区间在1.2950-1.3080美元之间。
4、特朗普显危机,瑞郎回归避险——本周瑞郎罕见反弹,美瑞、欧瑞同跌。美元兑瑞郎开盘价1.0006瑞郎,收盘价0.9726瑞郎,震荡下行2.80%,在0.9726-1.0019瑞郎区间波动;欧元兑瑞郎开盘价1.0938瑞郎,收盘价1.0903瑞郎,震荡下行0.32%,在1.0866至1.0960瑞郎区间震波动。上周预测“瑞郎将横扫稳固,预测下周美瑞震荡下行,震荡区间在0.9900至1.0050;欧瑞震荡下行,震荡区间在1.08500至1.0950间。”,实际走势与预期有所吻合,也有小的偏差。尤其是特朗普的“通俄门”发酵,进一步引发市场对美国政局不稳担忧。伴随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6月加息产生质疑,进而出现美股、美指、美债齐降的特朗普危机。美国带来的恐慌指数VIX飙升,促使市场避险策略范畴由最近避险功能强劲的黄金日元传导至近期基本面转好的欧元。欧元在避险和基本面的双重利好下,开启反弹,在欧元上涨的带动下瑞郎逐渐消除前期恐因欧元触底引发超额,资金涌进瑞郎的后顾之忧,开始重新展现传统避险货币的功效。此次特朗普出发的美式危机,终使瑞郎出现上涨,美瑞下破0.9800大关。
下周市场焦点将聚拢在美国5月会议纪要以及继续关注由特朗普“通俄门”相关的发布会和听证会,根据美联储前期加息节奏,预计会议纪要会偏鹰派,“通俄门”更需获得进一步指引,预计发布会和听证会有望澄清。由此预测下周美瑞震荡上行,震荡区间在0.9700-0.9950瑞郎;欧瑞震荡上行,震荡区间在1.0850至1.0950瑞郎间。
5、美元表现糟糕,油价卷土重来——上周对于加元预测区间1.353-1.3735加元与实际走势吻合,加元一周实际汇率走势开盘价报1.3713加元,收盘价报1.3513加元,上涨幅度1.42%。特朗普通俄事件与开除FBI局长令美国政治风险激增,而美联储官员方向掉头转向保守同样令市场失望,这些致使美元指数受到贬值的支持。同时欧元大涨也令美元指数承压,美元指数呈现2016年4月以来最糟糕的周度表现,基本回吐特朗普胜选后涨幅,但却是美元的需求与意愿,加元借助美元贬值之机收复失地。另一面油价同样对加元起到了有力支撑作用,周三EIA库存数据再次下降,虽然略不及预期,但实现库存连续6周下降还是给予原油市场一份信心。并且随着上周沙特与俄罗斯先后表态支持延长减产协议后,周内更多产油国发声支持减产协定延长至来年3月,利好消息接踵而来使得油价于周末收盘前重新冲上50美元关口。此外,加元最终未能于收盘前突破1.35加元心理关口,周五公布的加拿大通胀数据不甚理想,原油市场依然存在过多忧虑上涨幅度放缓,对加元形成了一定的拖累。正如早先笔者曾经研究的,美国有可能操纵加元超跌后上涨,并通过原油价格的波动来助力美元贬值战略。近3周美元指数、原油价格与加元的走势比较符合。任由炒作自身产量与库存压低油价,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压制加元,最后通过油价与加元上涨压制美元贬值。在当前欧系货币助美元贬值之后,欧元区会努力控制欧元过快上涨,这已节制货币升值带来的负效应。美元很有可能转而寻求更容易操控的油价与加元继续助力美元贬值,以实现年内地位二次顺利加息。
下周25日是维也纳会议的日子,当前来看减产延长已是可以确认的,油价会在新一轮的利好刺激下站稳50美元上方。但依然不可忽视美国持续增加的产量与未参加减产协定产油国产量增加带来对油价的破坏效应。预计未来一周加元应能突破1.35心理关口,预计区间在1.3400-1.3575加元之间。
6、澳洲经济不佳,受迫仍然升值——本周澳元兑美元汇率开盘0.7390美元,收盘0.7460美元,涨幅1.08%,主要是美元本周下跌2.09%。尤其是澳大利亚截至5月14日当周ANZ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9.4,澳大利亚4月季调后失业率总体由前值4.9%下降到4.7%,但是具体来看就业率仅仅是兼职部分有所上涨,澳大利亚4月全职就业人口变动快速下降,表示澳洲经济数据仍然不佳。澳洲自身的因素,加之美元指数的走势是直接牵动澳元走势的关键。
对后期预测为继续看跌,本周美元指数下跌导致了全球异动,但排除美元指数的下跌,澳元本周实际为下降。美国使用了媒体宣传工具,在总统上下做了大量文章,特朗普的身份特征变成了美元贬值的武器。美国为了达成整体的贬值战略不惜用媒体大肆宣传特朗普被弹劾的消息,这让投资者看到舆论的力量。从整体来看,美元指数下跌的势头可能刚刚开始,预计在下破了100点指数的时候美元指数会继续下跌至95点平台才会暂停。至于澳元本身的走势让与铁矿石还有我国经济数据相关,笔者认为会继续贬值,下周澳元兑美元汇率或看向0.7450-0.7400澳元区间。
7、国内数据提振,纽元回归上涨——本周纽元兑美元开盘价报0.6861美元,收盘价报0.6925美元,最高价报0.6950美元,最低价报0.6860美元,一周涨幅0.92%。正如上周笔者提到应关注新西兰数据,本周国内数据确实对纽元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本周新西兰数据较多,最重要的当属新西兰第一季度零售销售年率和季率,二者均好于前值和预期值,其中第一季度零售销售季率1.5%,明显好于预期值0.9%和前值0.6%,这表明近期该国零售销售的提升,该国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利好纽元。其次新西兰第一季度输出PPI年率为2.4%低于预期值2.5%,利多美元。球乳制品贸易价格指数3.2%不及前值3.6%,这说明近期乳制品市场供过于求,乳制品价格有走低的可能,利空纽元,日内弱势下跌。最后新西兰5月ANZ消费者信心指数月率实际值1.80%好于前值-2.80%,间接影响消费支出的预期,促使纽元上行。
本周五美元受政治因素影响跌幅较大,特朗普方面对美指的影响预计下周仍会持续,因而美元不太可能会给纽元施压。预计下周纽元兑美元会小幅上涨,预测区间0.6860-0.6970美元。
8、避险情绪大涨,日元升值再现——本周日元汇率再度上涨,周初开盘报113.26日元,周末收于111.26日元,整体上涨1.77%;震荡区间在113.85-110.21日元,振幅3.2%。笔者对于日元振幅成因的预测准确,但区间的低点则出现偏差,因未能料到美国因素的突发性与对市场的影响。同周的美元指数跌幅2.1%,整体由98点跌至97点一线。美国总统特朗普深陷“通俄门”事件为其执政能否圆满结束带来疑问,衡量华尔街恐慌指数的指标恐慌指数”在周内录得近一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场避险情绪大幅激增,投资者大幅抛售美元资产等行为导致美元指数出现明显的下跌,进而日元得到了强势提振。此外,日本国内经济表现也出现利好,周内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3月实质GDP环比年率为上升2.2%,高于预估的增长1.7%,且为连续第5个季度扩张。与此同时,日本第一季度GDP较前季上升0.5%,预估为上升0.4%。日本第一季度经济创一年来最快增速,强化了在强劲的全球需求推动下日本国内经济可望稳步复苏的前景。与此同时,数据也给日本央行决策制定者带来一些信心,安倍政府希望经济能积蓄足够动能,得以推升因家庭支出疲软而依然低迷的薪资增长及通胀。这也是2016年第一季度以来日本经济最快增速。去年第四季度GDP环比年率修正为增长1.4%。
下周的日元走势仍然将被美国政治风波的发酵所影响,无论结果如何,本次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已经形成。同时,美联储方面的表态也将对日元造成影响。综上,预计下周日元有望震荡,但或以继续上涨为主,目标区间看向111.25-108.35日元。
9、美元表现意外,港元重拾上涨——本周港元汇率回归上涨,周初开盘报7.7936港元,周末收于7.7830港元,整体上涨0.14%;震荡区间在7.7945-7.7800港元,振幅0.19%。真实走势偏离笔者预期走势与价位,因美元的大幅下跌令笔者始料未及。同周美元指数由99.2050点跌至97.1180点,整体下跌2.1%。尽管周初的港元和汇率创近16个月以来最低,但最终于周五回升至两周的高位。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元与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受到总统特朗普“通俄门”影响均大幅出现下滑,因此尽管港元银行同业拆息继续向下,但港元的走势则因为美国与香港息差的预期均向下进而出现上涨。
下周的市场将迎来诸多美联储官员讲话与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纪要的公布,预计将整体表现偏激进。但市场存在较大的变数来源于美国特朗普政治风波的发展,这将为市场带来对于美联储加息走向的猜测。因此,预计下周的港币或将回归下跌,目标区间看向7.7810-7.7860港元。
10、美元意外走弱,人民币被动升值——本周的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均升值,出乎上周我们的意料,突发事件导致本周美元急速下跌,人民被动升值。在岸人民币方面,周初开盘报6.8990元,周末收于6.8870元,整体升值120点,区间在6.8806-6.9004元。离岸人民币方面,周初开盘报6.8980元,周末收于6.8770元,整体升210点;震荡区间在6.8707-6.9021元。同期美元指数从99.16跌至97.08,同大多数货币一致,本周人民币被动随着美元指数的下跌而升值。一周美元指数累跌2%,创2016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在美元大跌的同时,非美货币则几乎全线上涨。美元指数主要受到特朗普“通俄门”、“泄密门”等问题,引起市场避险情绪。同时美国经济指标也较差:纽约联储5月制造业指数降至负值,美国4月房屋建造数据意外下滑。考察其它货币,应该说本周人民币,尤其是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调整幅度较为有限。当前盯住下行中的美元,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对其它货币升值的压力,有利于国内出口。因此,市场应辩证的看待美元指数走弱对人民币的负面冲击。国内经济方面,如上周所料,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本周公布的国内4月份零售消费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不及预期并且出现增长放缓趋势。国内经济仍然不乐观,对人民币支持有限。本周另一个消息是中美“百日贸易”政策,在天然气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贸易进展意味着汇率调整不那么迫切,有利于汇率稳定。
预计下周人民币仍然同美元指数有高度关联性。对于加息美联储5月会议纪要仍然是较为重要的参考。随着本周美元大跌,利空出尽美元反弹,美元人民币则可能略作回调。但是人民币对美元大涨大跌似乎不太可能,近期美元人民币就像平滑后的美元指数一样,对美元日益呈现盯住迹象。因此,笔者保持对下周人民币稳定中有贬值的预期,目标区间6.8750-6.9350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