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俞燕
编
|吴戈
出品
|喻观财经
一大早,一则关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集团”)将收到巨额罚单的消息,便在坊间流传开来。
到了晚上8点零5分左右,一行一局一会齐刷刷地发布了同一内容的公告,关于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的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额便包含在其中的段落里。
罚单金额是
71.23亿
元,略低于此前坊间预测的80亿元。
在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处以
182.28亿
元天价罚款之后,蚂蚁集团也步其后尘受罚。
此时距离那个掀起惊涛骇浪的“外滩之夜”,已过去了两年零九个月。
如今的这份罚单,是蚂蚁集团为过去“买单”。
三家金融监管部门的公告称,自2020年11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从依法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督促指导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等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目前,平台企业的金融业务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此后金融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将
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
。
在半年之前,同样是7日,时任银保监会主席的郭树清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14家平台企业的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基本完成,今后将实行常态化管理。
而在同日,蚂蚁集团发了一则《关于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宣布风清扬.马不再作为实控人,其股份表决权由原来的53.46%降为6.2%。58岁的风清扬.马交出了蚂蚁的实控权,变成了真正的马老师。
1月13日,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4家大型平台企业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常态化监管框架已初步形成。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展和规范并重,继续推动剩余少数平台企业的整改,善始善终,完成整改工作。此外,要
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
彼时市场便预测,这一系列动作可能意味着蚂蚁集团及其他13家平台企业的整改即将收官,一切将翻篇了。
3月,58岁马老师回国了。而蚂蚁集团CEO胡晓明则早已挂冠而去。蚂蚁集团的办公区,则已从Z空间搬到A空间。
一切似乎都变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而这一次,待蚂蚁们为过去买完单,是真的要翻篇了。
巨量罚单
根据一行一局一会共同发布的公告,本次受罚的不仅仅是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还有财付通公司等平台企业。
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国家金融管总局”)、证监会分别就各自的监管领域,向蚂蚁集团及其相关公司发布了各自的罚单。
央行主要针对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支付宝”)、蚂蚁集团及其两个股东开出“双罚”(罚机构、罚人)罚单。其中:
1 罚机构
支付宝
:因为存在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清算管理规定、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管理规定规定,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违法行为,被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8.31亿
元,罚款
22.31亿
元。
蚂蚁集团
:违反对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管理规定,受罚
1.75亿
元;
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因为违反对资本实力和公司治理的相关规定,受罚
2500万
元;
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因为违反对资本实力和公司治理的相关规定,受罚
2500万元。
2、 罚人
时任支付宝总经理葛某荻,因为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清算管理规定以及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以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警告和罚款
147.5万
元;
支付宝支付收单服务部总经理刘某因为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清算管理规定以及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规定,被警告和罚款
147.5万元
;
支付宝副总经理屠某威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而受罚
5万
元;
中台运营部总经理唐某因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获罚
5万元
。
国家金管总局则对
蚂蚁集团
开出罚单,指其存在两大违法违规行为:
1、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存在引人误解的金融营销宣传行为,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未向部分客户群体明示还款要求;未按规定处理部分消费者个人信息。
2、违规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违规参与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业务;违规参与销售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存款产品。
为此,蚂蚁集团被没收违法所得
11.30亿
元,罚款
26.32亿
元,罚没合计
37.62亿
元。
在前一日(7月6日),证监会则对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
蚂蚁基金
”)开出了一份罚单。
罚单显示,蚂蚁基金主要有两项违法行为:
1、违反代销基金产品准入、宣传、档案管理有关规定。
2、违反基金销售机构人员管理、内部控制有关规定。
为此蚂蚁基金受到警告,并被处以
7368万
元罚款。蚂蚁基金总经理林某作为主要责任人,受到警告,并被处以
15万
元罚款。
当然,金融监管部门的公告与处罚并不仅仅针对蚂蚁集团,同期受罚的还有同属平台企业的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其被警告,并被没收违法所得
5.66亿
元,受罚
24.27亿
元,时任财付通反洗钱与风险控制部负责人吴某等四人受罚。此前财付通已收过几次金额不等的监管罚单。
对于为何对蚂蚁集团和财付通开出巨额罚单,相关金融监管人士对媒体回应称,这是因为这两家机构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客户众多、业务规模巨大,导致了整体处罚金额相对较高。不过,整体上两家机构合规情况较好,目前业务运营平稳、有序、稳健。”
当晚,蚂蚁集团与财付通皆对罚单进行了回应。蚂蚁集团表示,目前已完成整改,对于处罚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并将进一步夯实合规治理水平。财付通亦表示目前已完成整改,支付业务合规经营能力得到提升。
未来猜想
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以来,在普通民众眼里曾经很遥远的金融,一下子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点快卖、逛淘宝、刷微信,甚至充个电卡,都会遇到名目繁多的金融产品。曾经门槛高企的贷款业务,如今也触手可及。
当用户成为金融客户,而将海量用户撮合在一起的平台,却不在金融监管之列,而所谓的创新产品则游走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其中蕴藏的风险,已成隐忧。
当互联网平台们完成了对用户的金融初级教育,近年来发生的诸多P2P风险事件,则成了金融监管部门的警示录。
对发生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诸金融业务进行监管,已箭在弦上。
2021年3月15日,中财委第九次会议指出,一些平台企业发展不规范、存在风险,平台经济发展不充分、存在短板,监管体制不适应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要加快健全平台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
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
。
此后,“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便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对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监管主基调。
近三年的时间里,蚂蚁集团等14家平台企业在
坚持“金融为本、科技赋能”、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
的“三坚持”原则之下,进行全方位的整改。
当蚂蚁们忙着整改之时,金融监管部门也没闲着,为对平台企业实施常态化监管,扎牢监管的“篱笆”,出台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备案管理暂行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关监管制度。此外,酝酿多年、经历多轮征求意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亦已渐进渐近。
如今,蚂蚁集团等平台企业已完成整改,成立金控公司对旗下金融板块进行集中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早在2018年,蚂蚁集团便被列为首批试点金控公司的五家公司之一。
其后,中信集团、招商局集团和北京金控集团相继拿到金控牌照,而已递交申请的光大集团和万向控股公司依然还在等待批条。近日,广州金控集团向央行递交了申请材料,如获批将成为首家持牌的地方金控集团。
那么,蚂蚁集团呢?
据接近金融监管人士对媒体透露,后续蚂蚁集团
申设金控公司、申请征信等业务牌照的进度可能会加快
。
2023年金融监管机构改革,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将从央行划入国家金管总局监管。这将意味着,如果蚂蚁集团拿到金控牌照后,就要纳入鑫茂大厦的监管视野了。
这一天也许不远了。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