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查,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如下:
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332千公顷(177498万亩),比2021年增加701千公顷(1052万亩),增长0.6%。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9269千公顷(148903万亩),比2021年减少908千公顷(1362万亩),下降0.9%。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02公斤/公顷(387公斤/亩),比2021年减少3.3公斤/公顷(0.2公斤/亩),下降0.1%。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379公斤/公顷(425公斤/亩),比2021年增加62.7公斤/公顷(4.2公斤/亩),增长1.0%。
三、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其中谷物产量63324万吨(12665亿斤),比2021年增加49万吨(10亿斤)。
注:[1]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荞麦和燕麦等
今年的丰收来的并不容易,去年秋汛影响,主要小麦产区三分之一的冬小麦大面积晚播。
长江流域秋粮主产区受到严重的高温干旱影响
从南到北,夏粮和秋粮主产区,都受到不同程度自然灾害影响,不过到了年底,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丰收地图上,受到过天气灾害影响的省份依然实现了丰收。这是怎么回事?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在人为”是粮食丰收的主要原因。
今年,中央强化顶层制度设计,首次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各级党委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层层分解落实面积。中央财政提前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5亿元,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先后下拨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持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当然,粮食丰收,还有一个关键词,值得一提。
藏粮于技
今年粮食的大丰收,高标准农田立下汗马功劳,高标准农田覆盖了我国我国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六大粮食主产区,稳定保障了我国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设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科技成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一环,通辽市绿云信息有限公司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农业信息化多方位全面融合,
建设农民、涉农企业与政府的统一服务通道,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
,为农民提供最新的技术指导与专业化服务,破解群众在发展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农技培训
提高本地特色农畜产品品牌效应,通过网络与厂家建立购销渠道,为农产品拓宽销路,为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快速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农业#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