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35亿大三甲医用耗材被打包人福医药恩施有限公司

频道:基金理财 日期: 浏览:0

又一批经销商,出局……

又一大三甲医院,耗材配送被打包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医用耗材及医用试剂配送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1.35亿耗材试剂配送项目中标结果出炉。

招标公告称,为了保障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

的医用耗材及医用试剂正常供给,将医用耗材及医用试剂进行采购,

采购预算为1.35亿元/年

,按需配送,据实结算。

从中标公告中了解到,该项目最终由

华润恩施医药有限公司、人福医药恩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恩施有限公司、恩施九州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重庆医药恩施有限公司

这5家大型流通企业拿下。

据悉,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是武陵山地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防保、康复、培训为一体的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直管医院。

这样一所国家级大型公立医院将每年所用的药品、耗材、试剂等全部打包给少数几家企业,可以想象对该区域内原有的配送企业将会造成多大的冲击。

流通巨头独家中标成常态

今年以来,随着集采的不断推进,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医院,包括多家大三甲,都将院内耗材配送打包给一家或几家配送商。

例如,近期

国药联众致远(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独家中标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1.2亿医院耗材配送大单;上

药控股广东有限公司

独家中标了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医用耗材(含诊断试剂)院内物流延伸服务(SPD)项目,服务期为两年……

与此同时,

全市公立医院配送打包

的现象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崇州市18家公立医院耗材被4家供应商打包;蒙自市卫健委预算3.12亿元,将该市19家医院医用耗材、试剂配送服务打包给1家……

由此,不少人都认为,公立医院耗材SPD打包已成趋势。

同时,也不难发现,在这一趋势下“脱颖而出”的基本上都是

大型流通企业。

目前,在SPD服务提供者中,实力最强的一批竞争者主要是

国药、上药、华润

等医药流通领域巨头。医械区域流通经销商和部分软件厂商也在该领域积极布局。

而SPD业务从组建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到项目最终落地,需要比较强的资金支持和信息化基础。仓储、资金、管理服务等等要素,成为了所有中小流通械企永远跨不过去的门槛。

因此,只有实力强大的大型流通企业才能“最终入围”,

更多实力不足的中小型企业则被筛选出局。

纵观近半年中国政府采购网上的中标数据,也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大型医院的医用耗材配送商遴选中,都为

国药、九州通、华润

等流通巨头中标。

以国药控股子公司为首,更是直接包揽了数家二甲、三甲医院未来3-5年医用耗材配送市场。

SPD市场崛起 中小经销商被迫出局

所谓SPD模式,即一体化的集中配送,打包给一家或者几家配送企业,从而实现用后结算、零库存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虽然SPD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期,但

国家卫健委已经正式将“医用耗材SPD精细化管理模式”纳入2022医学工程研究项目研究申报内容,对SPD模式进一步表示认可。

再加上近几年各大厂商不断实践、试错,SPD厂商已经具有一套相对完善、适配于国内医疗机构的服务体系。

根据目前已实施SPD项目运营实践看来,医院的综合管理成本降低5%~10%。

显然,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要求之下,控费仍旧是大方向,SPD服务无疑将是各大医院最热门的选择。

有企业公开资料指出,未来三年,SPD业务市场规模预计达8000多亿。在千亿级的市场里搏杀,中小规模的渠道及流通企业或死亡或被并购,

最终只会有20个左右的大型终端公司胜出。

不仅是大型医院市场,SPD模式更已经进一步渗透到各大县级医院。这对于“主场”多在县级医院市场的中小型经销商来说,无疑会迎来更大的打击。

与此同时,流通巨头之间的厮杀也才刚刚开始。

有业内人士称,医院为了做好整体控费,对于SPD项目的需求,正从最初的集采集配向运营管理模式倾斜。相应的,

大型供应商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以供应为主,而是越来越重视医院效能管理的提升。

在市场不断地净化、融合、突破之下,

流通巨头也将在不断的“跑马圈地”中改造的愈加完善,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上海影像测量仪质量好

光学影像量测仪

上海影像测量仪质量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