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ITT公司主办的“2015 ITT金齿轮学院创新挑战赛”在同济大学揭晓获奖名单。同日,ITT和同济大学共同宣布“第二届ITT金齿轮学院项目”顺利结业。
获奖学生与ITT专家老师获奖合影
据ITT中国区总经理兼ITT金齿轮学院院长罗庆红先生介绍,作为面向中国制造业的公益教育平台,由ITT和同济大学合作开展的“第二届ITT金齿轮学院项目”于去年10月31日正式开课,项目共招募到来自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及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数十名学生积极参与。最终由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本二级学生张昊、高众和罗琦合作完成的“创新性轨道式高架系统”摘得了本届ITT金齿轮学院的“优秀之星”奖。
ITT中国区总经理兼ITT金齿轮学院院长罗庆红
在结业典礼上,罗庆红首先以互动的形式与在场学生交流了“金齿轮”命名的来历。他说,齿轮代表了传动、稳定、精准,以及和谐,同时,齿轮也是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经是工业的象征之一。ITT以“金齿轮”为这个公益教育平台命名,也是想借此突出ITT对工业领域的专注,以及对工程人才的重视。
罗庆红说,不论是国内正在大力推进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政府倡导的“中国制造2025”,都离不开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支撑。虽然国内高校课程设置有20%-30%左右的专业与理工和工程有关,但是,一些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所学的工程专业,而是转入了更有“钱”景的其他领域,如金融、房地产等。其实,工程技术人才流动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才流失。对ITT而言,投入资金及人力等资源打造金齿轮这个产学研教育平台,并不是一个“我为我用”的人才“蓄水池”,而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ITT对参与其中的学生并没有任何特别的要求或约定。ITT的目的是为国内工程人才的培养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工程专业,也希望能帮助制造业留住更多的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