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墙
民居有传统民居和现代民居,其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方法均有不同。传统民居的院墙屋墙用土建造,其结构为土木结构,其方法是因地制宜,建筑方法也有地区方面的差别。邳州传统民居有以下形式和建造方法:
夹栅泥墙 夹栅泥墙为邳州最为古老的一种简便建筑方法,俗称芦不障屋。这种屋很窄小,多为一间或二间。宽约4米。方法是:先起房子四周一条土槽,宽30厘米左右,深10多厘米左右,四角和山墙中心处及门两边各栽上木桩作支撑架。屋宽一点的在脊柱两边再栽两棵立柱。后把秫秸(高梁棵)根向下埋入土槽内,上面分别夹了3—4道紧箍,使其成为一体,这就是秫秸墙。最后在立柱上绑上脊棒,棒上铺上秫秸或木条作屋笆,其上覆泥扇草。再用泥把墙里外泥一遍,即成房屋墙。有的院墙也采用这种方法,只是不泥泥巴。
板筑墙 邳州传统建房一种方法。用两块木板夹出60厘米左右空间,其中填湿土,用木夯石杵打实,俗称“板打墙”。打完一层取下木板待快晾干时再往上夹板填土打墙,直达到高度要求为止,这种打墙方法以邳南为多,邳北较少用此法。
踩墙 用土掺水和泥,泥中拌麦草之类作泥筋骨,俗称洋筋。用二齿、三齿铁钗翻和二三遍泥土,便可以一钗一钗的叉墙,也称垛墙或踩墙,一次踩墙墙高1米左右,厚度60---80厘米。踩好墙,要刷墙,用小铁钗腿依墙边线向下一点一点刷,使墙陡齐平整。建房土墙一般分三次踩成,一次称一躏,每次干后方可再踩一躏墙。
土坯墙 用土草和泥,置泥于木方坯中,俗称坯块模子,一般的坯块模子50×40厘米。先用双手槌实四角,再打平表面后,抬取坯块模子,即成土坯块,尔后反复置泥脱坯,一天可脱300块左右。脱土坯一般为2——3人合作,二人用锨端泥,一人脱坯。晒到快干时,把坯块一块一块立靠晾干,便可用此垒墙,叫土坯墙。
石料墙 邳州人靠近山地方居住的民居,得石料容易,可自采石垒墙,如距山、车夫山、呦山等乡村采用山上青石块垒墙。戴庄、岔河、连防一带村民以红石块垒墙。邢楼部分村庄就地取材,还用砂礓石垒墙。新中国成立前后石料墙为“干叉瓦墙”。即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往上垒,不用泥土和灰泥灌缝隙。70年代后多用石灰沙土或水泥沙土灌缝隙,称为“灰口墙”。80年代初有建土石结合的“腰里穷墙”,房屋建1米多高的石基墙,其上板筑或踩墙,檐下又用砖砌墙,屋山头用土坯垒墙。90年代中期这些建墙的方法很少使用,老屋墙也逐渐淘汰拆除。
砖墙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富足户的住宅,他们采用青砖青瓦建房,而且方砖铺地。青砖有十多种,其用法也不同,有城砖、方砖、副砖、券砖、线砖、平板砖、笆砖、磨棱角砖和花砖等。80年代中期多用全青砖垒墙,水泥瓦盖顶。90年代后期有红砖墙,水泥泥墙皮。富足农户楼房墙皮均帖上彩瓷片护墙,既坚固又美观。
水泥块墙70年代末有的民居墙用水泥块垒墙,其方法有三种,一种先制成水泥块,再垒墙;二种在墙基上用木框直接脱沙拌水泥块垒墙;三种在墙基上用碎砖石子拌水泥垒墙。90年代末,有的简易房墙院墙用水泥空心砖垒墙。但很不牢固。过去因生活贫困,墙都不高,门上加三坯就行,现在生活富足了,墙垒得高,垒得结实,且粉刷得好。
二 房草
邳州人们用草扇盖屋已有几千年历史了。邳州民居房子,多为草房、草屋。房草就地取材,山区以山草为主,平原地区以麦秸草为主。麦草使用麦秸的下半部分,因粗壮而有韧性,将草碾打,变扁变软;接着要范草,范草是将横三竖四的麦秸草用手整理顺齐,使草整齐不乱,再扎成对扎粗的草个,灌水湿润后再扇铺在房顶上。山区中有用山红草的,也有用茅草的,也采用范草的办法扇铺在房顶上。山红草最好,坚实整齐不易腐烂,麦草轻软且易烂。1980年中期,民房采用一半瓦一半草,称之为“半截瓦房”。1990年中期,半截瓦房的民居以淘汰,全用砖瓦结构。
三 瓦
瓦有多种,一种是小垄泥瓦,一种是水泥大瓦。民国以前的瓦房以小垄泥瓦为主。1960年后瓦房以水泥大瓦为主,1980年末,以瓷瓦为主。大瓦有三角形、长方板形、扇形三种。19990年末盖楼房多用有釉波浪式大瓷瓦和波浪式小瓷瓦。其颜色有酱、黄、绿、蓝、灰等。使楼房金璧辉宏,十分壮观。
四 笆料 木料 板料
邳州普通民房笆料多用秫秸、芦苇、编笆等材料,以秫秸、芦苇扎把子作笆料的最普遍。笆料把子粗约8厘米左右,长度以房屋扇面的长度为宜。并在脊梁棒上中段折用,俗称通梢把子。编笆多为紫须槐类、柳条类编成,一块一块铺放在檩条上。房木料多用槐木、榆木和杨木,有梁头、叉首、脊棒、垄棒、过楣棒等。传统的小瓦房还有橼子和檩条等木料。木料多用楠木、柏木、杨柳木等。二十世纪70年代盖房多用水泥棒等。2000年又出现了水泥浇顶式,防漏又牢固。不用檩条、苇笆之类的房料了。
五 房料 纹饰
瓦的纹饰从周代开始,最初为手捏法、手划法,秦汉以后多为模制法。先画出花纹图案,雕刻成雕母模。将泥按压在模中后取出晒干入窑烧制而成。花纹多以花、草、禽兽、文字为主。花纹多在滴水瓦、勾头瓦上雕饰。
木料雕刻多用于门楣、窗户楣、门窗、挑檐柱上。其图案有花草、禽兽、人物故事,且多为富裕人家盖房所用。一般百姓的瓦房不用雕花。
砖的花纹部分在砖脊背上,纹饰一般为水波纹、锯齿纹、凹槽纹等,多用于山、檐,门楣、窗楣码边。砖面上花纹较少,只作房墙装饰砖,内容有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等。砖瓦的龙凤图案百姓建房是不准用的,只有皇宫的楼房、大殿或庙宇上才能使用。1990年后期,人们追求美观,平民百姓的楼房上也用上了龙凤图案的瓷砖瓷瓦。
六 泥灰料
泥灰料多用于墙砖勾缝和护墙皮的泥墙。传统的泥灰料,勾砖缝的为白灰泥,个别富裕户还在白灰泥中掺上豆浆,使房墙坚牢。泥墙皮多为麻刀灰,即在白灰浆中掺入碎麻苘丝和碎头发,这种麻刀灰不裂,不脱落,麻刀灰现今在某些建筑中继续使用。1980年后的泥灰料多为混和灰和沙灰,混和灰是沙、白灰、水泥的合成料,沙灰是沙和水泥的混合料,勾砖缝和泥墙皮均可使用。为使房外墙不被雨水冲打,部分农户还在墙上铺上麦草和秸穗,排列十分整齐好看。1990年后期,邳州建房又在室内墙皮上使用仿瓷,在房外墙皮上贴上五颜六色的瓷片,美观而坚实。
【本文作者:王如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