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这套房子每个平方(米)比市场价少300多块钱,足足节省了5万多块钱,而且时间很快,从拆迁到入住才两个月的时间。这里住起蛮舒心,环境好、交通便利,不像原来住的那个小巷巷,开不进车喽,连骑摩托车都要慢慢的,哪里有像这里大大路路的好。”记者在安龙县印象荷城遇到搬新家的刘莉莉女士,她一脸的笑靥道出了安龙县的棚户区改造给广大市民带来的好日子。
安龙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广泛共商、普遍共识,群众自愿、自主选择,只予不取、让利于民”的原则,把“让群众居住环境更好、生活环境更好、城市形象更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政府只予不取、企业合理盈利、群众实惠满意”的基本宗旨贯穿到棚户区改造的全过程,出真招破解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瓶颈。
抓共商,统一意愿形成共识
棚户区改造涉及政府、企业和广大居民,必须让参与各方“零距离沟通、零障碍交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是做好棚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做好该项工作,安龙县及时组建工作组,深入到每一户棚改户家中面对面共商、组织社区居民集体共商、召集棚改户和企业座谈共商,邀请社区干部、棚改户代表、退休老领导、老职工共商,充分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掌握群众的合理诉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与群众一道算经济账、环境帐,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通过广泛共商,尊重群众意愿,形成普遍共识,得到了群众和企业全面理解、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该县制定出台了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货币化安置实施方案、货币化安置询价磋商采购方案等,统一制作合同、协议、表册,均由政府法制办和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各种合同和协议的合法性。
同时,确定货币化安置和纯货币化补偿安置方式,明确临时安置过渡费、搬迁补助、水电通信等一次性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附属设施补偿费等标准,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采取“公房——房改房(经适房)——私房”方式和步骤,使棚户区改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依法依规,有序推进。
抓磋商,合理定价促进共赢
合理测算和确定房屋价格,是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实现各方共赢的基础。该县从住建、物价、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对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环境建设、配套设施、出让地价、所处地段、前期工作经费、资金占用等因素综合测算出开发成本,对有房源的房开企业房屋进行询价,原则上上限价为建设成本价(含土地)加合理利润(合理利润不得超过建设成本价的3%),且不得高于县域内同期同类普通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
抓难点,以人为本依法拆迁
拆迁是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和难点,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该县按照“不碰政策底线、不碰法律红线、不损群众利益、不留后遗问题”的“四不原则”,实行“阳光拆迁”,把规划方案、拆迁政策、补偿安置方案、办事程序、安置房源、补偿安置结果等及时公开,做到信息公开、公正透明。
该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该提醒的及时提醒,该告知的及时告知,该拍照的及时拍照,该签字的及时签字,做到执法主体、执法内容、执法程序合法,不留任何后遗症。实行“感情拆迁”,对低保户、特困户在补助上给予适当倾斜和照顾,让困难群众能够自觉搬迁、放心搬迁。
抓关键,多元融资效益同步
对于棚户区改造来说,没有钱不仅办不好事,而且办不成事,能否破解资金难题,是能否抓好棚户区改造的关键。该县按照“上级给一点、政府出一点、企业垫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方式,积极把握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投向,委托安龙县安利民投资有限公司为购买存量商品房安置棚改户的购买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筹资融资。
棚户区改造涉及部门多、涉及人员多、涉及领域广,不是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该县把棚户区改造与脱贫攻坚、与改造修复保护安龙历史文化名城、与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推进城镇化、与去库存等各项工作一体规划,统筹考虑,同步实施,协调推进。
抓质量,企业盈利群众满意
棚户区改造是“民心工程”,也是“良心工程”,必须把安置房建成老百姓满意的“放心房”,该县坚持标准、严格监管,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快审快批,使工程尽快开工、按期交工。
同时,在选择房源时选择具有用地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已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经验收合格或者项目已基本建成“五证齐全”的商品房,小区环境好、配套设施全、面积户型多,满足不同棚改户的需求,做到让货币化安置有房可安,企业解困,群众满意。
今年,安龙棚改任务中采取货币化安置2000户,其中选择购买商品房安置的1698户,占货币化安置的84.9%,去除现有商品房库存2100套的81%。过去,棚户区改造安置周期约为81周,采用货币化安置后,安置大约为41周,缩短近一半的时间,群众利益实现了最大化,企业参与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既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销售压力,又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营销成本,更便于社会的治理,实现了“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