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日前,在莒南县筵宾镇下河社区杜家庄蔬菜交易市场,只见西红柿、辣椒、芸豆等新鲜蔬菜堆成小山,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按级分拣,准备运往市内各大超市。据了解,今年蔬菜销售价格明显好于往年。
筵宾镇蔬菜种植远近闻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沙汪头村蔬菜大棚基地,至今仍流传着“沙汪头泥碗碗,每当下雨喊奶奶”的古谣。据村党支部书记李发革介绍,该村最早种植黄瓜,当时瓜苗保温采用泥碗扣罩,算是当今大棚种植的雏形。由于泥碗以土制成,每当雨水来临便塌落在垄上,给蔬菜种植带来极大不便。如今,该村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村内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有470户,新建了一批高规格示范大棚,改善了基地基础设施,引进优化了蔬菜品种,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年交易量高达3.2万吨。
近年来,该镇着力突破农业产业多而不优的瓶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以东上河村的宴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联合其他5家党支部领办的蔬菜合作社,成立“筵宾镇好客蔬菜合作社联合社”,吸引全镇30多家从事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交易市场等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打造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技化服务、信息化交易于一体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推介、销售体系。引导种植户对大棚进行提档升级,让大棚“脱胎换骨”,不断提升基地规模,重点打造下河、齐庄子、水磨3个优质瓜菜生产基地。建成杜家庄、下河、齐庄子等蔬菜批发市场12处,日交易量240万公斤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主要销往内蒙古、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成为全县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鲁东南最大的甘蓝生产基地。
为重点打造镇域经济的“蔬菜名片”,该镇积极引进国内领先水平的海中鑫国际冷链物流项目,主要建设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深加工车间、冷库等,对接“长三角”及国内外大中城市,项目达产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000个,努力打造全域乡村振兴发展的“筵宾亮点”。
临报融媒记者 梁作金 通讯员 薛晓伟 宋伟刚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