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向“最痛处”亮剑 向“最难处”攻坚2、向“最痛处”亮剑 向“最难处”攻坚3、灰尘、睫毛……进到眼睛里的异物,最后都去哪儿了啊?
向“最痛处”亮剑 向“最难处”攻坚
新华社南京3月1日电 题:向“最痛处”亮剑 向“最难处”攻坚——江苏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记者王存理、秦华江
节后上班第二天,江苏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推进会,各设区市政府负责人递交了新一年目标责任书。
江苏以“263”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场前所未有的治水、治气、治土攻坚战正在推进,污染人人喊打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以全民共治为特征的地方环境治理体系正在构建。
号令如山:一诺既出 全力博取
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263”专项行动承诺,削减煤炭消费1000万吨,然而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仅减少125万吨。
“指标不能挂在墙上!”江苏省“263”办专职副主任秦亚东说,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减煤任务一斤都不能少!
江苏省发改委、统计局联合建立减煤风险预警机制;省发改委建立减煤月度通报制度,开展专项检查;省经信委制定推进耗煤产业结构调整方案;“263”办对重点地区驻点督办。到12月底削减任务顺利完成。
“263”是什么?为何有如此强的执行力?
产业结构重、排放总量高,生态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剑指短板: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落后化工产能;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提升生态保护、环境经济政策调控及环境执法水平。
为了从机制上确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治污”,江苏省长任组长、5位省领导任副组长,20余部门参与的263专项环境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成立。
机制顺,克难成。2017年全省关闭化工企业1421家,化工园区入园率从30%提到38%,化工园区VOCs监测体系全覆盖,完成近6千家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长江沿岸118个非法码头全部整治到位……
全民共治:污染攻坚 壮士断腕
江苏通过群众举报、公开曝光、主动揭丑和堵疏结合回应群众需求,降排减污,增绿净水。
徐州铜山区三堡街道胜阳村板材加工污染问题突出:68家企业的小锅炉四季浓烟滚滚。铜山区环保局副局长王勇说,企业是群众的命根子,不能简单关闭,但必须开展“锅炉”革命。园区引入集中供热公司,提供24小时高质量工业用管道蒸汽,削减煤炭3900吨。
高邮市汤庄镇原化工企业关停,遗留废水如悬在群众头顶的大“毒缸”,通过曝光、整改和督办,拖延10年的环境问题终得解决。
南京溧水区有5家企业,多年来采取简易落后工艺土法冶炼废旧铝。整改到位后,群众拍手称快。
截至12月,全省通过曝光督办,共关停污染企业近五千家。
在铁腕治污推进中,一项项生态良政正在擘画中。生态引领区和特区正在建设;总规模800亿元的《江苏省生态保护发展基金协议》已签署;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出台,退圩还湖深入实施,已恢复水域92平方千米。
强力攻坚,需堵疏结合。为保证关闭污染企业平稳推进,张家港等地还出台“早关停,早受益”的奖补政策。
“污染企业也是感觉早关早安心。”江苏省263办一位干部说,污染人人喊打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任重道远:高端发展 绿色安全
生态染沉疴,去疴如抽丝。在历史欠账多、产业结构重、发展转型难的条件下,已有成绩犹如滚石上山,不进则退。
新的一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指出,打好污染攻坚战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为目标导向,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具体说来,减煤基础不牢固,通过永久性关停耗煤设施和淘汰低效产能等形成的削减量仅占总削减量45.6%;一些化工企业彻底安全关停没有落实;太湖总磷波动成突出短板;垃圾分类产业发展乏力;城市管网欠账太多,黑臭河道治理成效难保证……
“时代遗留问题让我们遇到了,选择直面和解决矛盾,就是在打一场前所未有的遭遇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说。
在滚石上山的关键年,江苏已确定2018年新任务:按照“产业减煤、节能减煤、电力减煤”协调推进思路,实现精准和长效减煤相结合;再关停并转一批,企业入园进区率提高至45%以上;年底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达70%,VOC排放量较2015年减少20%以上……
通过向“最痛处”亮剑,朝“最难处”攻坚,全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大气考核基准年下降33%,与实施“水十条”的2014年相比,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提高10.6个百分点。
江苏绿色“高颜值”正增强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底色,去年全省GDP突破8万亿元。整顿过的化工产业涅槃重生,去年1-11月,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逾1.95万亿元,同比增15.7%。
连云港市发改委主任韦怀余说,践行新发展理念,再也不能做拼资源环境的“无知者”、低端产业转移的“受害者”、落后产能的“承接者”,要成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在镇江,低碳经济成新驱动,举办2017国际低碳大会签约投资430亿元。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说,低碳发展正将城市“重新放入大自然”。
正如不少环保公益人士所说,江苏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了干部群众以新的决心和信心,一幅“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城乡协调之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向“最痛处”亮剑 向“最难处”攻坚
新华社南京3月1日电 题:向“最痛处”亮剑 向“最难处”攻坚——江苏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记者王存理、秦华江
节后上班第二天,江苏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推进会,各设区市政府负责人递交了新一年目标责任书。
江苏以“263”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场前所未有的治水、治气、治土攻坚战正在推进,污染人人喊打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以全民共治为特征的地方环境治理体系正在构建。
号令如山:一诺既出 全力博取
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263”专项行动承诺,削减煤炭消费1000万吨,然而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仅减少125万吨。
“指标不能挂在墙上!”江苏省“263”办专职副主任秦亚东说,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减煤任务一斤都不能少!
江苏省发改委、统计局联合建立减煤风险预警机制;省发改委建立减煤月度通报制度,开展专项检查;省经信委制定推进耗煤产业结构调整方案;“263”办对重点地区驻点督办。到12月底削减任务顺利完成。
“263”是什么?为何有如此强的执行力?
产业结构重、排放总量高,生态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剑指短板: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落后化工产能;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提升生态保护、环境经济政策调控及环境执法水平。
为了从机制上确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治污”,江苏省长任组长、5位省领导任副组长,20余部门参与的263专项环境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成立。
机制顺,克难成。2017年全省关闭化工企业1421家,化工园区入园率从30%提到38%,化工园区VOCs监测体系全覆盖,完成近6千家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长江沿岸118个非法码头全部整治到位……
全民共治:污染攻坚 壮士断腕
江苏通过群众举报、公开曝光、主动揭丑和堵疏结合回应群众需求,降排减污,增绿净水。
徐州铜山区三堡街道胜阳村板材加工污染问题突出:68家企业的小锅炉四季浓烟滚滚。铜山区环保局副局长王勇说,企业是群众的命根子,不能简单关闭,但必须开展“锅炉”革命。园区引入集中供热公司,提供24小时高质量工业用管道蒸汽,削减煤炭3900吨。
高邮市汤庄镇原化工企业关停,遗留废水如悬在群众头顶的大“毒缸”,通过曝光、整改和督办,拖延10年的环境问题终得解决。
南京溧水区有5家企业,多年来采取简易落后工艺土法冶炼废旧铝。整改到位后,群众拍手称快。
截至12月,全省通过曝光督办,共关停污染企业近五千家。
在铁腕治污推进中,一项项生态良政正在擘画中。生态引领区和特区正在建设;总规模800亿元的《江苏省生态保护发展基金协议》已签署;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出台,退圩还湖深入实施,已恢复水域92平方千米。
强力攻坚,需堵疏结合。为保证关闭污染企业平稳推进,张家港等地还出台“早关停,早受益”的奖补政策。
“污染企业也是感觉早关早安心。”江苏省263办一位干部说,污染人人喊打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任重道远:高端发展 绿色安全
生态染沉疴,去疴如抽丝。在历史欠账多、产业结构重、发展转型难的条件下,已有成绩犹如滚石上山,不进则退。
新的一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指出,打好污染攻坚战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为目标导向,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具体说来,减煤基础不牢固,通过永久性关停耗煤设施和淘汰低效产能等形成的削减量仅占总削减量45.6%;一些化工企业彻底安全关停没有落实;太湖总磷波动成突出短板;垃圾分类产业发展乏力;城市管网欠账太多,黑臭河道治理成效难保证……
“时代遗留问题让我们遇到了,选择直面和解决矛盾,就是在打一场前所未有的遭遇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说。
在滚石上山的关键年,江苏已确定2018年新任务:按照“产业减煤、节能减煤、电力减煤”协调推进思路,实现精准和长效减煤相结合;再关停并转一批,企业入园进区率提高至45%以上;年底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达70%,VOC排放量较2015年减少20%以上……
通过向“最痛处”亮剑,朝“最难处”攻坚,全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大气考核基准年下降33%,与实施“水十条”的2014年相比,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提高10.6个百分点。
江苏绿色“高颜值”正增强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底色,去年全省GDP突破8万亿元。整顿过的化工产业涅槃重生,去年1-11月,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逾1.95万亿元,同比增15.7%。
连云港市发改委主任韦怀余说,践行新发展理念,再也不能做拼资源环境的“无知者”、低端产业转移的“受害者”、落后产能的“承接者”,要成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在镇江,低碳经济成新驱动,举办2017国际低碳大会签约投资430亿元。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说,低碳发展正将城市“重新放入大自然”。
正如不少环保公益人士所说,江苏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了干部群众以新的决心和信心,一幅“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城乡协调之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灰尘、睫毛……进到眼睛里的异物,最后都去哪儿了啊?
秋天到了,秋风凉了,国庆假期出门赏个秋景还是很美的,谁知你是风儿我是沙,进入眼睛泪哗哗。
那么,进了眼睛的沙子、碎屑等异物都跑到哪去了呢?相信不少人心中都有这个疑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异物进入眼睛,都去了哪里?
首先了解一下我们眼睛的结构,结膜为一连接眼睑与眼球间的透明薄层粘膜,分为睑结膜(上下眼皮里面的一层结膜,图中绿色标识)、球结膜(白眼球表面的一层黏膜,图中黄色标识)和穹窿结膜(介于睑结膜和球结膜之间,图中红色标识)。以睑裂为开口,角膜(图中蓝色标识)为底,这三种结膜构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囊袋样空间即结膜囊,而大部分的外来异物就是进入了我们的结膜囊。
图表 1 图中蓝色线条代表角膜表面、绿色线条代表睑结膜、黄色线条代表球结膜、红色线条代表穹隆结膜 (图源:参考文献 3)
大部分异物进入眼表后会位于下睑结膜囊内,通过眨眼和反应性流泪等保护机制可以将大部分位于下睑结膜囊内的异物冲出,而且下眼皮比较容易翻开,大部分人也可以对着镜子将下睑结膜囊内的异物取出。
有一部分异物位于上睑结膜囊内,而且上睑结膜与角膜接触面积大,一旦异物进入并贴附于上睑结膜,很容易摩擦刺激角膜引起强烈、持续的异物感,伴有眼痛、不敢睁眼、流泪等刺激症状。自己完全翻起上眼皮是非常困难的,有的人习惯去揉搓眼睛企图将异物揉出,岂不知揉搓眼睛后加重了异物对角膜上皮的损伤,异物不但揉不出来反而异物感、疼痛感越来越重。
图表 2上睑结膜异物 (图源:参考文献 4)
有异物感≠有异物
常见的进入结膜囊内的异物有睫毛、沙粒、细小金属颗粒、植物性碎屑、飞虫残肢、隐形眼镜碎片等。
我们眼睛有一套防御机制,当异物进入结膜囊内时会引起反应性地流泪和频繁地眨眼,一些细小的异物会伴随着眨眼、流泪被冲刷到眼外,所以眼睛突然进了异物眨几下眼睛、流一会眼泪就感觉好多了。
还有一部分细小的异物藏在犄角旮旯里难以发现,而我们的眼睛也会产生分泌物将其包裹,即使当时没有被眼泪冲走,在随后的几天也会伴随着眼睛的分泌物被排出。
眼科急诊会经常遇到各种异物进入眼睛的患者急匆匆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来就诊。有的患者有明确异物,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能够发现异物并完整取出,不适症状很快缓解。有的医生检查没有明确的异物,但是患者就是觉得眼睛里面还有“异物”,怀疑异物会不会跑到眼球后面去藏起来了而医生没有发现?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我们再看看结膜囊的解剖图就能知道结膜囊在眼球前部就中止了,因此异物几乎不可能突破穹隆结膜的阻挡跑到眼球后面去。那为什么患者就是觉得眼睛有“异物”呢?
准确的说这是异物感,异物感是眼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异物感不代表眼睛肯定有异物,尤其是眼表进入异物后导致的刺激性结膜炎或者角膜上皮损伤,在异物取出后没有那么快消退或者修复,异物感可能在异物取出后持续个数小时甚至一两天的时间都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异物感一般都会有明显逐渐减轻消退的趋势。如果异物感仍然持续没有减轻的趋势则需要再及时找眼科医生复诊。
这 2 种异物进入眼睛
要注意!
当然,日常生活中还是有一部分异物没有进入结膜囊,它们进入眼睛时有一定的速度和角度,没有被睫毛和眼睑拦截直接打在了我们的黑眼球上并且嵌在黑眼球表面,称为角膜异物。
角膜异物多来源于快速迸射的物体,门诊上最常见的就是使用角磨机、切割机、粉碎机、敲击物体等导致的金属(铁屑、铝屑)或者非金属碎片(瓷砖、石头)迸射到角膜。
使用这些机械的高危人群往往出现症状后不及时就医,等到出现明显眼红、眼痛、视力下降时才到眼科就诊,这时金属类角膜异物往往已经生锈且引起明显角膜炎症、浸润甚至糜烂,增加了医生取角膜异物的难度,增加了角膜感染甚至穿孔的风险。如果角膜异物正好位于瞳孔区,那么后期形成的角膜瘢痕会永久影响视力。
图表 3 角膜金属生锈异物 (图源:参考文献 5)
图表 4 角膜下方黑色异物 来源默沙东诊疗手册 (图源:参考文献 6)
如果外来异物速度更快,力量更大,足够穿透我们的角膜和巩膜而进入眼球并存留于眼球内称为眼内异物。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外伤。
在开放性眼外伤中,眼内异物伤的发生率为 18%~41%。按异物性质,将眼内异物分为磁性异物和非磁性异物两大类。非磁性异物包括金属异物(铜、锌、铝、镍等)和非金属异物。非金属异物除石块、玻璃、塑料、矿渣、陶瓷外,还包括植物性异物(树枝、竹刺、麦芒、豆类、纸屑等)和动物性异物(睫毛、昆虫肢体、毛发等)。眼内异物破坏了眼球的完整性,容易引起感染性眼内炎、葡萄膜炎、严重视力损害等情况,对眼睛和视功能危害巨大,一旦发生需要尽快就医并手术取出眼内异物。
图表 5 眼眶 CT 显示眼内异物,呈现金属伪影。(图源:参考文献 7)
最后,这 2 个问题,大家一定想知道:
1.眼睛进了异物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不要揉搓眼睛,不要揉搓眼睛,不要揉搓眼睛。
②若有大量流泪,可以让眼泪多流一会。
③若身边有干净的饮用水可以尝试用水去冲洗眼睛,冲洗眼睛时将下眼皮掰开,如果能将上眼皮完全翻起最好,如果不能则不强求。
④流泪或者冲洗眼睛后如果异物感明显减轻则可以暂时观察不需要着急就医。如果异物感仍然强烈则及时求助眼科医生。
⑤经常操作角磨机、切割机、粉碎机的人员一旦出现异物感不能缓解的应立即就医。
⑥有“民间土法”使用“马尾”或者“头发”刮除眼表异物万万不可取。
2.如何预防眼睛进异物?
①大风天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②大风天气必要外出可戴太阳镜遮挡防护。
③操作角磨机、切割机、粉碎机等容易迸射物体的机械时佩戴护目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 中国眼内异物伤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J].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1):819-824.
[2]李凤鸣,谢立信. 中华眼科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134.
[3]https://www.brainkart.com/article/Conjunctiva--Basic-Knowledge_25973/
[4]https://decisionmakerplus.net/dg-post/t15-12xs-foreign-body-in-conjunctival-sac/
[5]https://imagebank.asrs.org/file/16336/metal-foreign-body-on-the-cornea
[6]https://www.msdmanuals.com/professional/injuries-poisoning/eye-trauma/corneal-abrasions-and-foreign-bodies
[7]https://ar.inspiredpencil.com/pictures-2023/intraocular-foreign-body
策划制作
作者丨刘刚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眼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丨刘秀芬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