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每天上蹿下跳大喊大叫 原来是得了抽动症

频道:保险知识 日期: 浏览:0

来源:青年时报

青年时报 记者 潘洁 通讯员 汤婕

“我以为孩子只是年纪小,比较淘气,没想到是生了病……”昨天上午,在浙江省中山医院党委书记、儿科专家马慧娟主任医师的诊室里,张奶奶不停感慨。

原本她以为,自己孙子阳阳只是因为精力旺盛,调皮捣蛋,所以总是上蹿下跳、大喊大叫不停歇,老是摇头晃脑、挤眉弄眼也只是习惯不好,没啥大不了,没想到竟是得了“抽动症”,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日常学习与生活。所幸,目前经过3个多星期的治疗,阳阳的病情已经大大改善。

每天有使不完的劲

说起自己的孙子,张奶奶眼里满是宠溺。“阳阳是我们家里的独苗,他的父母工作忙,所以平时都是我在照顾他。”

阳阳今年8岁,聪明伶俐,很讨大人喜欢,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他老喜欢挤眉弄眼做鬼脸,还摇头晃脑的,在家特别“活泼”,特别爱闹腾,不仅爱在床上、沙发上跳来跳去,还喜欢爬桌子、爬窗台,总是安静不下来,而且嗓门很大,总是发出各种高分贝的喊叫。

“白天闹,晚上也闹,他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老师也经常告状,说孩子在学校太调皮,上课坐不牢,扮怪相,做小动作,都影响到其他同学了。”尽管阳阳的“活泼”给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张奶奶也只当是小男孩比较淘气,等大一些就没事了,从没想过要去医院看看。

直到一个多月前,因为阳阳实在闹腾得厉害,邻居受不了,向物业举报了,张奶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难道孩子真的是生病了?”原来,阳阳的老师曾多次建议张奶奶带阳阳到医院看看,但张奶奶一直没当回事。当晚,和儿媳一合计,她俩便决定抽空带孩子到省中山医院的儿科看看。

“我们平时都不怎么管孩子,没想到他的情况这么严重。”阳阳妈妈说,“在医院的电梯里,他就特别不安分,不停喊叫,抓其他患者,可把大家给吓坏了。在诊室里,他还跑来跑去,动来动去。”

85%的抽动症伴发多动症

“经过检查评估,阳阳是得了抽动症伴发多动症。”马慧娟介绍,抽动症即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慢性、单发或多发性肌肉抽动。

抽动症主要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与多发性抽动症即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数据显示,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慢性抽动障碍在7—14岁孩子中的患病率为1%—2%,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1%—0.5%。

马慧娟提到,抽动症的共患病较多,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以及品行障碍等。

“85%的抽动症患儿共患多动症。”马慧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轻度的抽动症只需要门诊随访治疗;如果症状比较重,已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及心理,或者有自伤行为的,就需要进行用药干预,甚至住院治疗。

而阳阳由于病情比较严重,被安排到该院滨江康复院区(浙江康复医疗中心)的儿童康复中心进行住院治疗。耳穴压豆、针灸、中药口服、行为干预、注意力训练、感统训练……一周后,张奶奶惊喜地发现阳阳听话多了,摇头晃脑、挤眉弄眼的怪模样也少多了。

现在,经过系统治疗,阳阳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原本走路从来都是蹦蹦跳跳着,脚后跟不着地,现在能好好走路了,尖声喊叫的频次减少了。

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认识,临床中遇到的抽动症患儿也有所增加。”马慧娟提到,在她的门诊中,10%的孩子是来看抽动症的。

马慧娟发现,家长对于抽动症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觉得孩子所表现的症状只是某种不良习惯,不以为然,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人;另一种则是对孩子所表现的症状感觉到异常焦虑,主要是一些年轻的父母。

“有些短暂性的抽动障碍,在青春期后期会慢慢消失,但大部分如果没有进行干预,症状会伴发终身。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存在奇怪的动作且反复出现,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但也不必过于焦虑。”马慧娟说。

她提到,抽动症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会表现为皱眉、挤眼、摇头、噘嘴、提肩、仰颈等;患儿因口喉部肌肉抽动而发出爆发性重复性无意义的单调怪声,如咳嗽声、喉鸣声、犬吠声、咯咯声等。其中,频繁眨眼、清嗓子是很多患儿的首发症状。

●医嘱

预防抽动症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这些

马慧娟提到,目前有关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国际上公认的看法是:该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如剖宫产、家暴、饮食结构、电子产品的使用等。

因此,在预防上,马慧娟提醒市民注意以下几点:

1.女性在孕期不要抽烟、酗酒,同时尽量避免二手烟环境。有研究显示,孕期抽烟的女性所生的孩子,患抽动症的概率比不抽烟多4倍,酗酒的是不喝酒的2倍。

2.女性孕期要注重保健,减少感冒等感染和用药,同时定期孕检。有研究发现,剖宫产、过期产、早产的孩子,有前置胎盘、第二产程特别长、有宫内缺血缺氧过的孩子,或者出生后有新生儿感染的孩子,其患抽动症的风险会增加。

3.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要和谐,同时,居住的环境不要过于嘈杂、混乱,尤其要远离高分贝的噪音场所。

4.在饮食上,不建议孩子过多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有研究表明,血铅、血铝等微量元素超标会增加孩子患抽动症的风险,因此皮蛋、油条等要尽量少吃,还有老碱面也要少吃。除此之外,含甲基水杨酸比较丰富的食物,不建议已确诊抽动症的患儿过多食用,比如番茄、苹果和柑橘类。

5.不建议入托以前给孩子进行过度的智力开发,应该以兴趣和玩为主。过早、过度开发,比如让孩子参加以比赛、考级为目的的技艺学习,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触发心理问题。

6.不要让孩子太疲劳,睡眠要充足,尽量让孩子一个人睡,卧房布置要柔和,不要有视听刺激和光污染,尽量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

7.不建议孩子观看惊悚、恐怖、刺激惊险的影视作品,不玩电脑游戏及手机游戏,尤其是已确诊抽动症、多动症的患儿。

断桥铝门窗

高档系统节能门窗

门窗品牌

系统节能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