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现场
侦查案件线索
■早报记者 许奕梅 王盼琛 通讯员 黄嘉泽 黄炜鹏 文\??
王巍,50岁,鲤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
王巍是一名有着23年警龄的老刑警,刑事技术科班出身。为了让证据“说话”,他爬过排水管,攀过30多层的房顶,练就一身“飞檐走壁”的本领,更是凭借一双“火眼金睛”,为侦破各类大案、要案“嗅”到蛛丝马迹。
多年来,他凭借过硬的勘验技术成为大家口中的“专家”,先后荣立三次个人三等功、七次个人嘉奖、五次优秀公务员,获评“全市刑侦系统优秀技术员”“全省刑事技术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省公安刑事技术现场勘验能手”等荣誉称号。
在蛛丝马迹中 凭借“火眼”让证据“说话”
“作为技术人员,一到案发现场,就要尽力勘验出嫌疑人走过哪里,动过哪些,留下什么……”谈起刑侦痕迹检验工作,王巍娓娓道来。
1998年,王巍从素有“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之称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技术专业毕业,离开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来到泉州,从事他热爱的公安事业。
2013年一天夜里10点多,市区某单位家属楼发生一起盗窃案,正在休息的王巍二话不说,赶到单位拎起勘查器材就赶往现场。当时现场一楼有保安和监控,未发现有破坏门窗痕迹,加大了勘查难度。王巍发现一楼消防栓外箱上有脚印,很可能是嫌疑人留下。他沿着排水管攀爬至四楼窗台上,最终在窗户外侧玻璃上提取到有价值的残缺指纹,经过指纹识别系统比对锁定犯罪嫌疑人雷某某,并在第二天下午将其抓获。经进一步审讯深挖,警方成功破获雷某某系列入室盗窃案。
能在寻常中发现不寻常,对王巍来说也是从事刑事技术需要掌握的本事。此前,市区发生老旧小区系列盗窃案,现场无指纹痕迹,王巍在多处案发现场都发现有专业骑行鞋特有的鞋印。根据这一线索抽丝剥茧,警方最终确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
工作上的“拼命三郎” 令人信服的技术专家
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勘查现场的环境往往恶劣、危险,但始终没有磨灭王巍对工作的热情。
一天深夜,一家工厂发生盗窃案件,当班的王巍与同事赶到现场。在对犯罪嫌疑人的行迹路线进行勘查时,王巍沿着院墙攀爬到工厂仓库顶棚,未料石棉瓦承载不了重量突然碎裂,王巍瞬时从三米多高的房顶摔落,砸在仓库内的铁架上,距他身旁不足1米处就竖立着尖锐钢筋。
王巍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所幸未伤及内脏和筋骨。但他始终牵挂案情,静养几日后又“违命”拎起勘查箱奔赴案件现场。
“老王,我这有个现场提取的足迹,帮忙给分析一下嫌疑人的身高、体态。”
“王师傅,您给看看我这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图制作得是否合乎规范。”
坚守在刑事科学技术岗位多年,他是工作上同事认可的“拼命三郎老王”、技术上令人信服的“王师傅”。与他同校毕业的妻子,现在丰泽公安分局也从事刑事技术工作。作为双警家庭,他们一同在刑事技术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着。
“尽最大努力,做好刑侦的幕后工作,是我的职责所在。”王巍说,不断在刑侦实践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勘验技术水平,在幕后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给办案提供侦查线索、提示,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提供相关的证据,这都是他身为警察的职业成就感。
来源: 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