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国富民强,门楣光耀、土木大兴便成为一种潮流,细数整个江南在明清的大小园子,眼下便浮现出当年的繁华景象。
砖雕门楼,高墙恰好遮拦了皇天的监视,正落宅中,对视厅堂,是自得亦自醒。
譬如网师园中二进堂前,据说是两百余年前的砖雕门楼。门楼全作仿木构作,戗角高扬似凤凰展翼,高于墙垣,俊秀灵巧。
这座砖雕门楼,被称作“江南第一门楼”,无疑是园林中的华丽者,然砖门常关,雕楼不宣,只作挡火(灾),亦是隔绝外世的是是非非。
砖雕门楼,不单视作建筑中的一个别类,亦是苏州文人的对照,借纹饰图案袒露内心独白,倚宅园高墙尽情释放。镌刻所留痕迹,不当只惑其表,沟壑夹杂,实则暗含别样用心。
耦园“诗酒联欢”
“诗酒联欢”,中国古代文人聚会宴饮,往往是进行所谓的“文字饮”,他们有诗酒唱和的习惯,所谓“诗情酒分合相亲”,“醉里清吟胜管弦”。这里显示了园主夫妇归隐后以诗酒为主题的隐逸生活的写照。
艺圃“刚健中正”
艺圃的砖雕门楼额题为“刚健中正”,可谓浩然正气,这在充满书卷气的苏州古典园林中仅此所见,亦与特定的历史有关,也是文氏兄弟品格的写照。
东山雕花楼“聿修厥德”
楼主金锡之建楼的原意是为母亲改善居所颐养天年。正面门楼中坊“天锡纯嘏”4个大字,喻意天赐洪福。与“天锡纯嘏”相对应,背面中坊写的是“聿修厥德”4字。意为修行积德。可以说孝文化与东山雕花楼相生相伴。
现在人讲究把雕塑雕刻的非常精美,然后展示在外面,显得非常有档次。
如此彰显身份的砖雕门楼你喜欢吗?
>> 图源:网络
融情于景,造中式园林之境——融景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
关于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