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2023年干得怎么样?2024年怎么干?安庆市大观区近日召开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该区2023年交出了一份“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稳中有进”的良好答卷。今年该区将在突出工业强区“主攻点”,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等七个方面发力。
2023年,连续两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2023年,大观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二、三季度经济运行排名在全省45个市辖区中分别位列第6位、第4位,连续两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入选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
其中,皖河、海口、集贤关三大片区迈步起势。通过千方百计拓展空间,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062亩、处置批而未供用地577.5亩,中科科乐、宜瑞建材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低效闲置用地和存量土地实现“点土成金”;菱湖经济圈加速成型。成功签约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项目29个,盘活闲置楼宇资源8处,18个投产项目实现总营收超50亿元;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通过压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责任,推深做实“5+1+N”项目推进、重点项目调度机制,全区6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8亿元。
2024年,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2024年,大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能耗双控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大观,今年该区将全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即:突出工业强区“主攻点”,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打好投资消费“组合拳”,促进经济发展新跃升;用好改革开放“关键招”,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做足城市更新“大文章”,致力功能品质新提升;争创乡村振兴“排头兵”,实现三农工作新突破;走好绿色发展“主路径”,迈上生态文明新台阶;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顺应群众生活新期盼。
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按照“一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五年大跨越”的目标,全面提速“三大片区”开发建设。突出皖河片区“战略支撑”,完成大观经济开发区移区和主导产业变更。以大项目带动大配套、以大配套促进大招商,加快推进疏港道路、皖河片污水处理厂和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中玻光伏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做强海口片区“牵引带动”,完善1.95平方公里长三角绿色农业产业园要素配套,启动5万m2标准化厂房建设,引进配套产业企业不少于5家,力促柏兆记绿色食品等项目落地开工,全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做优集贤关片区“先行引领”,加快现有存量1000亩用地开发,招引工业及商业项目不少于10个。加速布局2.5产业,积极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完善智能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建成十里标准化厂房二期及五里路、集安路,加快推进安徽冠侯新材料、宜龙智能门窗等项目建设。
大力提振消费市场。坚持“政策+活动+载体”三轮驱动,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实施商贸业提质升级行动,新增限上商贸企业和大个体30家以上。持续提升“菱湖经济圈”发展质效,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研发设计、区域总部、检验检测认证等特色楼宇,引进优势企业不少于10家。提升消费场景,差异化打造汇峰吾悦、八佰伴、方圆荟等核心商圈。精心打造丁香路汽车主题街区,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4S店,拓展汽车后服务市场。办好菱湖经济圈消费节、仲夏潮玩美食节等活动,培育壮大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以鲜活“市井气”点燃城市“烟火气”。
突出精深化开发。注重城市空间、风貌、文脉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加快推进安庆市城市设计大观区首发项目。聚焦打造滨江“会客厅”、城市“大花园”和生态价值转换“示范地”,高质量编制皖河口长江生态修复项目规划,启动实施小洋河周边生态治理工程。完成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规划修编,全面启动大观亭、大王庙街区建设,开展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做好严凤英故居、张家药铺等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启动集贤关独立工矿区二期项目建设,建成集贤关片区公共停车场,加快集贤时空文创园项目建设进度,实现核心区建成开园。开展全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建立文旅产业发展基础数据库,聚焦集贤关、大观亭、皖河口等区域,招引、实施一批彰显大观气质的文旅项目,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